第125頁(第2/3 頁)
大了眼睛,望著水中那隻無篷無桅的梅船,說不出話來。
第十三章 滋味
事有善有惡,皆天理也。天理中物,須有美惡,蓋物之不齊,物之情也。‐‐程顥幾天後‐‐
宮中,集英殿。
六百多位舉子都身穿白色襴衫,整齊排列於御庭之中,如晨曦中一片雪林。宋齊愈和何渙都在佇列裡,兩人相隔不遠,都挺身直立,凝神靜候。
大殿御座之上,端坐著當今天子趙佶。他面容如玉,風神雅逸,頭戴二十四梁通天冠,組纓翠縷,玉犀簪導,身穿雲龍紅金絳紗袍,白襪黑舄,佩綬如袞,如同天庭凌霄殿上一位神君。
殿試策卷已經由幾輪考官評定完畢,知貢舉官員將擬定的前三名試卷進呈給天子。由於這次恢復了科舉,和太學上舍同時應舉,前三就共有六名。試卷一直都糊著名號,這時才拆開。天子在御案之上,細細看過六篇策論,比照思量了一番,才拈起御筆,在卷首標出名次。而後拿給黃門,傳於唱名官。
唱名官來到大殿之外,對著御庭朗聲宣喚:&ldo;宣和三年科舉殿試,狀元‐‐何渙!&rdo;
何渙聽到自己名字,身子不由得一顫,唱名的迴音在殿宇間迴蕩,驚起了庭邊一群宿鳥,紛紛飛鳴而去。何渙忙抬起頭,驚遠遠大過了喜,呼吸都幾乎停住。他剛要抬腳,忽然想起祖父說過,臨軒唱名,要等宣喚數次,才可以應名出列。他忙收住腳。那唱名官果然又重複宣喚了四次,到第五遍時,何渙才高聲道:&ldo;臣何渙謝恩!&rdo;說完走出了佇列,疾步登上御階,垂首等候於殿門外。
唱名官又朗聲宣喚:&ldo;宣和三年太學上舍,魁首‐‐宋齊愈!&rdo;
宋齊愈雖然生性灑落豪邁,之前也有所預料,但真的聽到自己名字,仍是一驚,隨即忍不住露出笑來。他也等宣喚到第五遍,才朗聲應道:&ldo;臣宋齊愈謝恩!&rdo;隨即也登上御階,站到何渙身邊。
唱名官繼續宣喚二三名。六名全都宣喚完畢後,黃門官才引著何渙、宋齊愈等六人進了殿,一起舞蹈叩禮,跪謝皇恩。起身後,天子一一詢問三代鄉貫年甲同方,何渙、宋齊愈等六人各自恭敬報上。天子得知何渙是何執中之孫,不由得笑贊道:&ldo;何丞相果然門風醇厚,詩禮傳家。&rdo;再看到宋齊愈,天子格外多打量了幾眼,連聲道:&ldo;好!好!好!&rdo;
之後,黃門官才引著何渙、宋齊愈六人出了大殿,到側殿的狀元侍班處,每人各賜了一套綠襴袍、白簡、黃襯衫。六人換上新衣,釋葛著錦,帽邊簪花。
等其他六百多人都宣喚完畢後,天子又在邊殿賜宴,何渙、宋齊愈等六人是酒食五盞,其他進士則是泡飯。宴罷後,前六名又各進了一首謝恩詩。這才一起起身,列隊出了東華門,每人各賜絲鞭一根、駿馬一匹、黃幡一面。何渙和宋齊愈當先,六百多舉子跟隨於後,在儀仗導引之下,黃雲碧濤一般,前往禮部貢院期集所。
街上人山人海,都來爭看狀元、魁首,沿途豪家貴邸紛紛張列彩幕慶賀,有女兒待嫁的官宦富室,也擠在人群中爭看擇婿。
宋齊愈策馬前行,望著這如潮歡浪,做夢一樣,忽然覺得十分孤單‐‐如今我已名滿天下,但這舉世名望,卻換不來蓮觀一個真名。
何渙則悲喜交集,這一天他夢寐多年,只可惜祖父未能親眼看到,阿慈也不能在身邊同歡同喜。
南薰門外,禮賢宅。
幾個婢女僕婦擁著冷緗和阿慈,從後院來到中庭,馬步已經叫人備好了兩頂轎子,停放在庭院中間。冷緗和阿慈各自上了轎,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