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崩潰的南陽和傲氣的義軍將領(第2/5 頁)
陸賈原本是一個儒生,跟隨自己老師學習《詩經》、《尚書》等儒家典籍,本來日子還過的去。
但很快始皇帝因為儒生非議秦國的政策,加上他求取長生的失敗受到儒生的嘲諷。
這始皇帝能忍,伱儒生雖然沒有造反,但這就是有反意。
最終始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頒佈挾書令,焚燒諸子百家的書籍,他老師就這樣受到了波及因為藏書被殺,陸賈也是家破人亡,只有他逃南郡鄉村才躲過了一劫。
逃難的日子並不好過,但誰也沒有想到徐凡會在秦國實力如日中天的時候起義,並且波及整個天下。
陸賈明白亂世已到,他想辦法回到自己的家鄉,發現自己的家鄉已經是暗流湧動,他當即散盡家產組織起一批流民,想要攻佔城邑,以此為資本投靠義軍。卻沒有想他組織的上千流民被秦軍打得一敗塗地。只有不到300人跟著自己逃到了這裡。
王道:“你既是讀書人就跟著本官做事吧,戰事你就不要摻合了。”
陸賈著急道:“你義軍可是仁義之師,怎麼能做出吞併人曲部的事情,”
王道好笑道:“就你這群餓浮也能算曲部,聽本官的勸,戰場不是你這種人待的地方。”
陸賈堅定道:“秦吏殺害我全家,此仇不報枉為人子,在下請求加入義軍。”
“本官會向將軍上報,讓你成為大軍的嚮導。”王道滿臉同情的看著陸賈。
雖然陸賈沒有說自己的故事,狹書令這場浩劫,天下的讀書人都躲不過去,王道要不是有老師孔鮒庇佑,下場只怕未必會比他好多少。
“你是陸賈?”一個義軍軍官開口問道。
陸賈馬上行禮道:“小人正是。”
“我是義軍先鋒軍司馬景濤,你知道南陽郡的內情?”
陸賈馬上點頭道:“南陽郡郡守名為殷呂,都尉李軍,郡監軍王宏,他們三人接是關中人,幾個月前上國柱將軍殲滅王離,李由8萬秦軍之後,整個南陽郡上下大駭,郡守殷呂開始擴編軍隊,修築城池,現在整個南陽郡有3萬秦軍,大部分都駐防在宛縣,葉縣因為在邊境,有3000秦軍。”
潁川兵團軍營。
景濤從陸賈得到的情報很快傳到義軍高層當中。
徐凡看了看之後交給季心。
季心看完之後道:“和屬下得到的情報差不多。南陽郡的其他城邑好攻克,唯有宛城城高池深,是天下前十的堅城,城內有大量的工匠,防禦工事完善,現在有近3萬秦軍駐防,難以強攻,只能智取。”
倒是英布不以為然道:“秦吏倒是想要守,但宛城計程車兵卻未必願意死戰,只看各路義軍攻城略地,有堅城阻擋住這些義軍了嗎?
邯鄲曾經抵擋住幾十萬秦軍,但還不是被張耳上萬人攻克,臨淄是齊國的都城,田儋指揮幾萬人一日就攻克了。”
“我們義軍是楚國的軍隊,秦吏想要阻擋我們,但城內的百姓可是盼著我們解救他們,這種情況下他們根本不會為秦國死戰的,將軍只要把大軍帶到宛城之下,想必就會有內應給我們開啟城門。”
鄧忠笑道:“以我義軍現在的氣勢,只怕殺到宛城城牆下,那些秦吏就會把城池獻出來。”
宋留也跟著笑道:“以南陽此時的局勢,我軍一殺到,百姓和豪強就會支援我們,只怕輪不到那些秦吏獻城。”
不怪宋留如此自信,這種事情已經在其他各國出現,趙國,燕國,齊國就是有一人帶頭,幾十萬百姓豪強支援,不費吹灰之力就攻佔了幾十座城市,想來他們更不會意外。
其他義軍武將也是這個意思,宛城雖然城高池深,但他們卻不認為宛城能阻擋義軍的進攻。
徐凡不滿意:“每次戰鬥就是要未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