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百家人才(第1/5 頁)
第127章 ,百家人才
始皇帝36年6月25日。陳郡
經過幾天辛勞之後,一行人回到陳郡。
而後他們就看到一個新鮮事物。一排排龐大的水車,它們沿著鴻溝水緩慢的轉動,水流到最高處之後,就被一個水池收集,而後被毛竹做的水管運輸到遠離河道的地方流入水渠當中。
“這是何物,為何如此龐大?”張良仔細觀察了這套運水系統,大為震驚。
這樣一套系統居然可以灌溉上百畝的土地,他看著水波粼粼的水稻田,就知道這些田地的糧食產能會極大提升,這簡直就是提升糧食產能的神器。而在這些水車附近有幾千畝的水澆地,這就代表義軍多了幾千畝的上田。
這些水車是機械造物,也就是說,只要水車足夠多,義軍的上田也會增加,幾千畝土地算不得什麼,但幾十萬畝,上百萬畝上田就足夠讓一方勢力變成霸主了。
始皇帝統一天下就是因為多了一個鄭國渠,而鄭國渠也不過是能灌溉關中400萬畝的土地,把這些土地變成上田,這就讓關中奪走了蜀中天府之國的美譽。
(本人都覺得很誇張,鄭國渠灌溉幾百萬畝的土地,但每畝卻能達到6石4鬥這個數字,比其他地方的畝產高了六倍,真不知道當初鄭國是如何做到的,他只不過修了一條水渠而已,又不是成為了德魯伊,怎麼連畝產都可以突破那個時代的3石的極限!有哪位讀者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徐凡驚訝道:“這是水車,可以把水運輸到高地。”
徐凡不是驚訝水車的出現,水車本就是他弄出來的東西,他驚訝的是這些水車坐的如此高大。
在這個沒有肥料的年代,糧食增長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旱田變成水田,一石多的產能會馬上變成三石,所以在古代靠近河道的田地會被稱之為上田,就是因為澆水方便,產能高。
其實水車很早徐凡就讓扁頭製造出來了,只是他木工手藝不夠高,只能製造出一些一丈多高的水車,這種小水車對農業灌溉起不到多大作用,只能澆灌靠近河道幾十畝的土地,但靠近河道又不缺水。
所以扁頭製造出來的小水車主要作為動力來源,徐凡和扁頭兩人弄出磨床,可以把木頭磨成圓杆,用來做箭桿或者做長矛使用。磨床的效率是人類的幾十倍,而且只要有流水就可以一直工作,可以說義軍擴張的如此猛烈,長矛,長箭等武器一直沒有短缺,磨床功不可沒。
甚至於陳郡成為了所有義軍兵工廠,也是多虧了磨床極大提升了生產力,要知道這個時代一支長箭值一斗糧食,徐凡想要生產出一萬石糧食需要上千人辛苦一年時間才能收到這麼多田賦。
但生產10萬支長箭卻只需要不到百名工匠一個月時間,這些高大的水車某種程度上就代表了義軍發達的軍工體系。
只是現在眼前的這些水車明顯超出了扁頭能力範圍了,難道是這段時間扁頭的技術進步了?
就在徐凡疑惑的時候,周章等人出城來迎接徐凡。
“將軍,您終於回來了。”周章激動道。
徐凡下馬扶助周章的手道:“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周章笑道:“比不上將軍出生入死,將軍殲滅秦軍十萬,老朽去了黃泉,見到春申君和項將軍也有話說了,他們沒有做到的事情,將軍您做到了。”
他那自豪的表情好像自己殲滅了十萬秦軍一樣。
徐凡指著外面的大水車道:“扁頭的能力提升的如此快,那些水車的高度都超過了3丈。”
周章笑道:“這可多虧了一個人。”
說完周章把孔鮒拉到徐凡身邊道:“子鮒先生不但學問博古通今,而且還交際廣泛,將軍不是想要召集百家之人為己用,而子鮒就和諸子百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