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重生之大宋王爺 > 第十八章 帶師師遊襄陽

第十八章 帶師師遊襄陽(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召喚系統:從土匪開始稱霸天下掀翻滿清,華夏大航海時代建設科技大秦,從時空售貨車開始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我在大唐當義子天下第一府斷不平大唐:每天簽到,獎勵太多了柯南之我只是個普通的怪盜我在大唐搞工業革命原神:這個見習執行官太屑了三國霸業之魂穿劉備原神:我有鏡之權能三國演義之寒王傳紅樓:旁支小輩,陌路求生犬子漢高祖星穹鐵道:誰說星神不準戀愛貝納頌洪武大案之借紙案二次元,爺來了白手帝國葉羅麗:草木神話

襄陽離京汴梁大約九百多里地,所以二人早早就起床了,然後收拾好行李騎馬趕路。

經過一天的奔波,到了酉時許,他們趕到了襄陽,然後找了一客棧,拿著行李住下了。

李師師給喬峰泡好茶,然後開始修真煉氣。

到了第二天,喬峰騎馬帶李師師,開始遊覽襄陽城。

他們首先來到古隆中,這裡便是當年劉備三顧茅廬的地方。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形容的便是古隆中。這片秀色天成的山水,是荊楚畫卷最靈秀清雋的一筆,又因諸葛亮而留名八百年。

青年時代的諸葛亮,自南陽而來,躬耕隴畝,將十年的歲月交付給了這方世外之地,後來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才絕天下,這裡故而又被世人稱為智者搖籃,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石牌坊是隆中的標誌性建築,寬約三丈,高約兩丈,氣勢巍然。牌坊正中字碑雕刻“古隆中”三個大字,兩側門樓分別刻著“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站在石牌坊下,抬頭念起兩邊石柱的詩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彷彿在這一瞬間讀懂了,一段歲月的風雲獵獵,和一位老臣的赤膽忠心。

穿過石牌坊,前方就是躬耕田。諸葛亮在隆中居住時,曾和弟弟諸葛均一起開荒種地,躬耕自足。踏入這片田地,入目皆是季節風物的美意,有繁花飄香,有綠蔭清涼,有稻香豐收,躬耕田的中間建有一座涼亭,屋簷飛翹,非常古樸。亭中有一塊石碑,刻“躬耕隴畝”,站在亭中,望四野作物豐滿,青山綠樹相依。

小虹橋,橫跨小溪中段,是諸葛亮寓居隆中時,出入必經之路。小虹橋還曾有過一段趣事。當年劉備頂風冒雪第二次到隆中拜訪諸葛亮時,與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在此橋相遇。當時黃承彥正高唱:“騎驢過小橋,獨吟梅花瘦”。劉備見狀,誤以為是孔明,便滾鞍下馬,趨前問候。因此小虹橋也成為了隆中非常重要的一處景點。

走過小虹橋,前方到隆中書院。書院始建於五代天福年間,歷數次修整,現在的隆中書院是宋真宗時期在舊址重建的。現院中共分有序言廳,勵志廳,勤政廳,廉政廳,誡子廳,展望廳六大板塊,集中展示了諸葛亮的一生。

武侯祠始建於晉朝,是祀奉諸葛亮的祠宇,位於隆中山腰,後歷經隋、唐、宋,興廢頻仍,現今建築為治平元年重建。祠宇為四進三院層臺式建築,主殿內有諸葛亮及其子孫諸葛瞻、諸葛尚塑像供人瞻仰、祭拜。祠內還有一株五百餘年的金桂,頗有靈氣,年年花開金秋,從未失約。

三顧堂,便是劉備三顧茅廬的紀念堂。現存三顧堂的主體,是治平二年在原址重建的。三顧堂的殿堂正中有一組“隆中對策”的塑像,再現了“隆中對”的歷史故事,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形象飽滿,惟妙惟肖。院子中間,種有兩棵紫薇,花開時日長達百日,是古院堂裡最明媚的一景。

諸葛草廬掩映在綠樹叢中,清幽靜謐。這是一座仿漢式建築,門口正方的“諸葛草廬”四字非常顯眼,草廬分前後兩個院落,簡樸的庭院中間有一架牛車,是後人根據“諸葛亮牛車迎親”的故事特意仿製的。漫步草廬的時候總會想著,若是也能在這樣山水清明之地擁良田幾畝,把田園生活過成詩,那該有多滿足啊。

六角井,可以說是隆中的鎮山之寶。這是諸葛亮當年在此居住時用過的生活用水井,也是他出山後唯一保留下來的有關他生活的遺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曆史,現在井中仍然有水,且清澈澄亮。六角井因磚砌六邊形的外觀所得名,史料記載井深原有五丈,但由於時間久遠,井底淤泥沉積,到現在也就只有不到兩丈深了。

在三顧堂前東面百米處,有一處紀念諸葛亮寓居隆中時抱膝長吟的

目錄
末世重生殺神四合院:送傻柱進號子,易跪無用全球洞窟求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