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第1/2 頁)
喜子還沒答話,二舅媽就接話道,「你二舅後面去了,差點捱揍,那趙家是河灣大戶,哪裡是好惹的,閨女賣兩家忒不要臉,說來俺們姓王的也有大輩小輩堂兄弟十來個,可也沒撤,你大舅性子你也知道。」
二舅媽的意思無非就是外人欺上門,姓王的不團結,親戚之間不幫襯。
李和胸口也好像堵了一口氣,叫道,「老表,走,我陪你去,今天非跟他老趙家掰扯個明白。」
李和就覺著今天不二逼一回,就是出不了心眼裡這氣,他真的做不到沒心沒肺,真的是越想越氣,越想……
李和本來想回李莊喊人,可轉念一想,這是替舅家撐場面,自己要是帶李莊人過去了,那就成了兩個村子的事情,成了李莊找河灣的茬,事情就鬧大了。
現如今打架太正常不過了,誰家戶大,誰家兄弟多,誰就硬氣,人多欺侮人少,至於說好的淳樸呢?
說一些人淳樸不只是褒義,淳樸包含了毫無掩飾的直接,直接的對你熱情,也可以直接的對你惡毒。
農村打架這事,報警都是協調不了,搞不好對方還會糾結七大叔八大表打群毆。
不像後來即使過年,七大叔八大表也很難完全集中了,就算是親兄弟,也有很多一個在南一個在北。
於是,家中有人的樂了,哈,我打你一頓,你家裡沒人,你能拿我怎麼樣?
而派出所又告訴家裡沒人的人別怕,打輸了對方要賠錢的嘛。
喜子一早上就是氣難平,再是老實的,也是受不了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忍耐限度,平時越是沉默的人,爆發起來就越可怕,直接朝門口扛了鐵鍬,「那就去乾死他個龜孫子。」
說完又看了一眼他爸和兩個兄弟,二舅嘆了口氣,早上的事還在心口堵著,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都欺負成這樣了,好歹自己還有三個兒子,哪能讓人噁心成這樣,對李和道,「俺們好歹爺四個,你不要繞進去了,先去你姥爺那邊坐會,回來跟你說事。」
李和隨手從門口柴禾堆裡抄了個粗棍子,道,「舅,我可是拿喜子當親兄弟,他的事就是我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打小打架,我可沒服過誰。」
聽了這話,二舅王玉國頗感欣慰,就沒再說話,也扛著扁擔帶著三個兒子和李和往趙家去。
二舅媽雖然覺著哪裡不對,可也攔不住,只得匆匆鎖好門,跟在後面。
兩家雖然都是一個村,可住的地方頗遠,河灣村都是受河渠或丘陵分割,居住的比較分散,整個村莊沿河走向呈條帶狀分佈。
趙家也是前後幾間土屋,中間劃拉了院子,跟村裡一般人家也差不多。
趙家老婆子正蹲門口跟幾個老孃們嗑瓜子瞎嘮嗑,虧得眼神好,遠遠瞅到王玉國一家子扛著傢伙事過來,趕緊對扒在門口玩的小閨女道,「快去找你爹還有哥回來,就說王家來砸鍋了。」
小閨女看他娘說的這麼著急,也就趕緊出去找串門子的趙家爺們。
趙家老婆子是個悍的,看王家人到了門口,火藥味十足道,「俺們跟你們家可沒關係了,你們還不要臉來幹嘛?」
二舅媽本來就不是好相與的,也直接撲上去手指著趙老婆子鼻子罵道,「你們一個閨女賣兩家,自家沒臉沒皮,你怎麼還有臉說話?」
趙家大女兒17歲,張羅著給女兒定親,定親就有幾百塊的彩禮,可以緩解家裡的困難。
親事定下了,王玉國給老趙家200元的彩禮,老趙家看這錢來的這麼容易,就給女兒又定下一家,收了300塊。
老趙家思忖後面這家條件好一些,要故意惹惱王玉國家自己說退親,男方提退親,這彩禮就不需要退了。
老趙家正做美夢的時侯,老王家這就急吼吼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