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第1/2 頁)
張先文雖然看著李和和蘇明有維修店,可是不敢多給貨,又沒現結的錢,只能是他們賣多少給多少貨。
蘇明還是按照賣舊收音機、電視的套路,把貨散給幾個小弟,衚衕口的油子混混,還有平常幾個看著靠譜的收破爛的出去,每個人拿了樣品。
收破爛的老何騎著三輪車到開紡織廠住宿樓,敲一戶大門「喂,大姐你上次不是說你兒子要結婚,沒手錶票嗎?我有一個朋友賣香港手錶,你要不,才40塊。你看這樣式多漂亮。」
「喂,小王,你看我這手錶漂亮不?香港貨,想要?我朋友有賣。」
「老江頭,看看這表怎麼樣,香港貨,還帶數字顯示。」
「收音機?暫時沒有,瞅瞅我這新拿的手錶,香港人都用這個,戴出去有面子。」
一幫人也沒跑遠,就在附近跑,按照蘇明的交代,互相做託,以幫朋友介紹的名義去賣貨,不到下午,50個手錶就賣乾淨了。
而且一傳十,十傳百,每個人買了新表都要顯擺,八卦的力量是強大的,最好都互相托熟人要搶著買。
出門全憑兩條腿,衣食住行需要票,家中人多養不活,可大部分雙職工家庭,真不差這40塊錢。
而且下面圈子流行利益均沾,散貨的,介紹的,做託的,你抽2塊,我抽3塊,只用了幾天功夫就成了金字塔傳銷模式,李和表示這個世界他突然看不懂了。
蘇明是真的激動壞了,不管是利潤還是出貨速度,比賣舊貨出息多了,舊貨人家有挑剔啊。
這手錶成本8塊,賣40,給小弟散貨的抽8塊,這裡面就有24塊錢的純利。當然有的小弟機靈,也會給下面介紹的,做託的抽成,只要賣的多,蘇明就會給小弟加獎勵。
蘇明霸氣側漏的跟張先文說「以後你再這京城所有的貨,我包了,不要給別人了。你剩下的貨給我,加緊進貨吧。只要手錶。」
第0036章 淺處無妨有臥龍
李和靜悄悄的跟在後面,看著在前面埋頭走路的張婉婷,她的個子倒是少有的高挑,五官乾淨,李和最喜歡看她笑。
李和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相親時候的情形,那是工會組織的,大家胸前都別著銘牌,在工會大姐的穿針引線下,他認識了一個比他大2歲的女孩,這個女孩廠辦資料室翻譯——後來成為了他的妻子。
張婉婷一開始是拒絕的,因為這個男孩子比自己小兩歲,但是並不介意李和那高高瘦瘦的寒酸樣。那時候20歲剛出頭,卻被當作大齡男青年了,李和也只是為了成家而成家,誰去在乎過什麼愛情不愛情的。
李和至今記不得當年都聊了什麼,但結婚後的事情卻記憶猶新。只要結婚,單位就分雙人宿舍,是一間小平房。結婚就意味著有房子住,也意味著多了另一半的工資收入,這也縮短了雙方的相親時間。
那時候別的小年輕見面都是聊文學,聊詩歌,聊新書,80年代有太多理想可以聊,但是李和與張婉婷過多聊家庭,因為雙方都覺得自己的未來,受家庭太多的影響。
張婉婷家是在荷蘭北部的農村,家裡重男輕女,她不知道咬了多大牙勁,在父母罵罵咧咧聲中進了進了初中,後面高中,一直到大學。
兩個人後面都有一長串的拖油瓶,也許是因為互相憐憫,或者共同家庭的話題,就這樣湊合在一起了。那個時候每個月兩個人加一起有240塊左右工資,各自家裡都需要每月寄錢,同事人情往來,根本存不下來錢。
後來京城的物價又蹭蹭的往上漲,工資又不見動,兩個人頗有點棲棲遑遑。
兒子出生,李和終於嘗到了做父親的感覺,那個時候的日子清苦,但是是幸福的。可沒擱兩年,閨女又出來了,多了一張口那兩年李和都快壓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