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2 頁)
她說得誠懇,目的也明顯,周辭難得多打量了一下謝年年:「你倒是機靈,拿上來我看看。」
謝年年小步走上亭臺,將菜譜遞給周辭身邊的小廝,同時一眼掃到了桌上的茶。
她想了想,開口道:「龍井春茶最好,茶香濃烈,滋味最佳,周大人是懂食之人,想來菜譜獻與周大人定不算埋沒。」
這下不僅是謝鵬舉,連周辭都驚訝了。
平民百姓終日奔波於生計,一日三餐草草,如果不是真正研究過,又如何懂得茶呢。
周辭又看了看菜譜,心道這字確實只有平民才寫得出來,歪歪扭扭的。但他越看越稀奇:「」你說這紅薯,用這法子能做成透明狀?」
「正是。」謝年年恭敬答道:「如此做法,改變了紅薯口感和味道。正如糯米磨粉做糕點。」
周辭一下子就懂了,贊道:「確有巧思。」
他看得歡喜,覺得謝年年定是一個善於研究吃食的人,同時也對徐旺一行人越發厭惡。
文人多愛花茶詩酒,愛食的卻是很少,周辭難得見著一個與自己有同樣愛好的人,一時間竟忘了謝年年與自己的身份之差。
他當即喚來小廝:「去取紙墨來,我馬上再寫一篇檄文遞與陛下,定要嚴懲徐旺等人!鵬舉,你再替我修書一封問問刺史府,是怎麼管教下人的!」
說著就當真挽袖伏案書寫,一臉義憤填膺,看得謝年年驚奇無比。
謝年年緩步退到他身邊悄悄說:「周大人當真性情中人。」
謝鵬舉抽了抽嘴角,也無奈拿來紙筆寫起來。
待師徒二人寫完,周辭看了看天色,忽地想見識一下謝年年的廚藝:「我見菜譜上有用番椒,想來謝姑娘對此應該有所研究?」
見謝年年俯首稱是,他才繼續說:「我曾經在京城吃過一道麻辣魚片,實在驚奇。
後至宣州,特意讓人尋來新鮮尖椒,但府中廚子卻怎樣都做不出那種味道。不知姑娘有何看法?」
謝年年抬頭,眼中掩不住的驚訝:「大人有新鮮的尖椒?」
「正是,隔壁州所植。」看謝年年的神色,周辭心想自己可能找對人了。
謝年年自信的笑起來:「我有一道青椒魚,大人有興趣嘗嘗嗎?」
「好!」周辭撫掌:「帶謝姑娘去廚房!鵬舉,你也留下來同我一齊用膳吧。」
「是。」謝鵬舉內心也替謝年年感到高興,如此既化解了危機又得到了周辭的賞識,化險為夷,以後定有大造化。
周府的廚房實在是大,並且菜品調料的種類繁多,甚至還有專門的冰室用來儲存蔬菜,看得謝年年十分羨慕。
不過她很快調整心態,開始專心料理起魚來。
鯽魚去鱗去內臟,改花刀,取來雕花酒、薑片、食鹽醃製去腥味。大蔥、蒜末、姜下油鍋爆香,隨後將魚放入熱油中炸制。
這樣炸出來的魚,魚皮金黃酥脆,魚肉鮮嫩。
炸好的魚撈起放在一邊,謝年年又將土豆切成厚片,同樣放入鍋中炸熟,後放入碗底,上面再放上炸好的魚。
接下來便是調味了,新鮮的尖椒剁碎,和蒜泥、薑片、花椒一齊放入鍋中炒,濃烈的辛辣味道瞬間席捲廚房,在一旁看著的小廝丫鬟都後退了好幾步,止不住的咳嗽。
但謝年年依舊面不改色,顛勺翻炒,不一會兒,原本的辛辣就減了許多,餘下的全是誘人的鮮香。
最後放入食鹽調整一下味道,謝年年將油和剁椒一齊倒入碗中,淋在魚肉上。
再放一點乾花椒點綴,一勺熱油澆在花椒上,激發香氣,一碗青椒魚就做好了。
謝年年做飯完全不避人,動作又快又利落,用料精準,看得旁人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