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董卓入京(第1/3 頁)
檄文一出,天下響應。
袁紹、袁術、公孫瓚、孫堅、皇甫嵩、朱雋、丁原等人各領兵馬前來,洛陽城守軍堅守不放。
曹操、袁隗、王允等人在城內協同開啟城門放聯軍入城,並提早將皇子協護駕出宮。
宮內十常侍見狀急忙挾少帝與何太后出逃,出逃不遠便遭遇早早埋伏的曹操部曲,張讓等人被夏侯淵兄弟斬首。
正當夏侯兄弟打算迎少帝與太后回京,迎面卻趕上了董卓的部隊。
董卓急忙迎接少帝與太后上馬車,並將少帝太后迎入中軍。
夏侯兄弟雖怒,但伏兵人數僅有百騎,面對董卓的大軍毫無發難的機會。
待少帝回宮,下旨昭告十常侍等人惡行,令勤王諸侯獨自入京面聖,免眾人私自出兵之罪,並將被十常侍冤枉下獄之人赦免。
大殿上,百官與各路諸侯跪拜天子。
“十常侍謀害大將軍,禍亂朝綱,挾持天子與太后,當以謀反論處,誅其九族,相關人等皆夷三族。諸位愛卿雖私自帶兵入京,但有大將軍遺令,免諸位之罪,且有護駕之功,各當封賞。”
“謝陛下。吾皇萬歲。”
“校尉曹操。”
“臣在。”
“朕聽聞誅殺十常侍此事是你謀劃,並提早伏兵於張讓等人逃路。可有此事?”
“讓陛下受驚,臣罪該萬死。”
“愛卿何罪之有。若非曹愛卿之謀,朕如何逃脫魔爪。當計首功。”
“謝陛下。吾皇萬歲。”
隨後少帝對前來之人一一封賞,並在有意無意之間透露讓諸侯退兵之意。諸侯們也明白少帝之意,然仍有少部分人有其他打算。表面上人人附和,在朝見之後又各自返回另行他事。
董卓對封賞太少感到不滿,又難得來到京都之地,深感京都繁華非西涼可比,早已生起不臣之心。
“李儒。今日之事,你看來如何?”
“聖上這是怕了。區區十常侍都敢行犯上之事,何況如今諸侯各自屯兵於城外。”
“你說我要是有其他打算,勝算幾何?”
“我方早收到十常侍求助書信便協十萬大軍到此,更有郭汜李傕領十萬軍隨後,其餘諸侯不過各傭兵一萬餘,合計不如我方,想勝不難,但日後我方將面對天下諸侯圍攻。屆時即便我方不敗,損失也難以計數。”
董卓嘆了口氣。
“如此,我們只能回去鳥不拉屎的西涼?”
“可先召眾人商議,看是否有人能結盟,若可,則事成。若不從,可將眾人軟禁在京,令其部曲自行返回原地。”
“此計甚妙,我馬上去安排。”
在曹操之處的韓愈也聽歸來的曹操說明此事,頓感不妙。想不到自己提前做好設計讓曹操派人去接應,也改變不了董卓截胡的事實。
韓愈急忙說道:“不好。我們要馬上離開,一刻不能待在此處。”
“韓兄這是為何?”
“董卓有不臣之心,再不走我們都走不掉。”
經過這次事件,曹操對韓愈的才能越發信任。聽聞夏侯兄弟所報之事,曹操也對董卓有了幾分看法,但是仍沒想到董卓會有如此大膽的想法。
“韓兄是不是過於緊張了。如今京城內有十多名諸侯,各傭兵一萬,董卓再有想法也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對抗眾多諸侯。”
“若是董卓只有十萬兵,自然不可能。但這十萬只是前軍,他還有李傕郭汜的十萬兵後軍未至,軍中更有華雄這種勇武之將,恐怕諸侯們除了孫堅再無對手。”
“既然如此,那洛陽危矣,天子危矣,我等更不可輕易離去。此事我當與眾人商議,必須先告知本初兄。”
韓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