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第2/3 頁)
的左膀右臂——雲陽侯沈文祁。
可聖人親口定下的案子,能翻嗎?
根本翻不得。
陸宴揉了揉眉心。
沈文祁此人雖然迂腐刻板,但不得不承認,他是官場上少有的實幹派,若沒有他,大晉的農業水利也不會繁榮至此。
自打三年前沈文祁升至工部尚書,晉朝的水力調控、防洪、和土地排水的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就拿黃河流域來說。每年七八月的雨水季節,黃河的水位都會升高,回數往年,不知發生了多少次澇災。
沈文祁連修三處堤堰後,不僅減少了澇災發生的次數,還能在抑制洪水的同時灌溉農物。
而這些功勞,均是記在了東宮名下。聖人對太子讚賞有加。
直到城西渠出了事。
按說能得沈文祁首肯的工程,是斷不該出那麼大事故的仔細想想,工圖出問題的可能性是極大。
不然,太子也不會跪在聽政殿門口替沈文祁喊冤。明哲保身的道理,誰會不懂呢?
只是城西渠坍塌,導致漕運受阻,讓前方戰事也跟著受了影響,聖人怒氣滔天之際,確實沒有迴旋的餘地。
聖人的這一怒,不僅駁了東宮臉面,更是直接下令禁了太子的足。
太子被禁足的那兩個月,不知傳出多少次太醫署深夜齊聚東宮的訊息。
官場的老狐狸們個個心如明鏡,太子一旦倒下,東宮很快就要易主,這時誰幫沈家出過頭,未來的儲君定都會記在眼裡。
而這些,恰恰就是雲陽侯府求助無門重要原因,不是不願,是沒有人敢。才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東宮便有了樹倒猢猻散的勢頭。
朝堂之上人心惶惶,不少人選擇重新站隊,三皇子和六皇子的勢力迅速崛起。
眼下能否替雲陽侯減刑或翻案,便成了東宮的翻身仗。
少頃,付七欲言又止道:“主子,太子也在到處找沈姑娘的下落,這怎麼辦?”
陸宴面色一沉,“適當之時,把他們往洛陽引。”
付七道:“屬下明白。”
陸宴道:“還有麼?”
付七點頭道:“東宮那邊好像盯上了工部侍郎李棣。”
這無甚好意外的,只要能讓沈文祁重回朝堂,太子定會將“刀”架在李棣脖子上。
想到李棣,陸宴便想到了沈姌。
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能讓沈姌寧願與李棣魚死網破都不敢對薄公堂?
其原因,肯定在沈文祁身上。
陸宴眉宇微蹙,提筆,蘸了蘸墨,緩緩寫下了幾個人。
長平侯、宣平侯,沈甄的二叔和三叔,兵部尚書鄭永,御史臺大夫洪承,翰林院魯思這些都是和沈文祁關係密切的幾家。
是誰呢?
長平侯人在漠北,宣平侯以及沈家的二房三房一早就同雲陽侯府撇清了關係,鄭永和洪承都在朝中,獨獨翰林院的魯思
陸宴轉了轉筆桿,圈住了魯思的名字,對楊宗道:“給我查查,魯思為何會突然辭官。”
東宮的勢頭有多好,李棣便有多不安。
一下值,他便回了李府。直奔沈姌而來。
沈姌一見到他,心裡就不由生出了一絲窒息感,當初有多恩愛,現在回想起來便有多噁心。
李棣行至案邊,拿起沈姌用過的杯子,沿著她口脂留下的印記,飲了口水,沉聲道:“姌姌。”
沈姌握緊了拳頭,諷刺地笑道:“不知李大人今夜有何事?”
李棣走去過,坐到她身側,攬住了她的肩膀,“姌姌,你到底知不知道沈甄和沈泓在哪?”
“李棣,你別用你的髒手碰我。”沈姌拍開他的手,笑著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