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臨興聚首1(第2/2 頁)
興美酒的味道讚不絕口。
孟慶祥笑著告訴羽勝麒,梁總特意留下這幾瓶酒,就是為了等你們老哥倆到來,開懷暢飲一番。
另一邊,梁繼盛與曹洪坐到一處,聊著各自一年來的心路歷程。
為了安穩定居,進而有所發展,華興人不捨晝夜,內護百姓,外出開拓,每一步都走的無比艱險。
如今能建成數處據點,將廣海各處聯絡起來,全賴燕朝的有識之士傾力協助,尤其是福瑞昌眾人,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聽梁繼盛說著感激之詞,曹洪一時間也是感慨萬千,表示你我有緣相識,心意相通,最終相互成就,才是應有之義。
從這兩天的參觀來看,曹家這把算是賭對了,只有緊跟華興步伐,才能將福瑞昌真正做大做強。
聊到後面,曹洪頗為不解地問起嶽文雍等人的行止,冒險留在京城,到底所為何事?
返程之前,嶽文雍寫了一封厚厚的書信,交由曹洪帶回,顯然打的是長久定居京城的打算。
梁繼盛笑了笑,直言文雍已在信中說明原由,一是繼續推廣新作物種植,不竟其功,豈能輕言返回?二是踐行融入燕朝初衷,為我等闖蕩南北積累經驗,三是化身燕朝土著,結交京城友人,進一步深入瞭解家鄉風土人情,算是另外一種定居嘗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立足崖州固然重要,但也要防著大軍來剿。
一旦事敗離散,華興這杆大旗或許會消失,但存活下來的華興人,還要在燕朝各處開枝散葉,有文雍等人在京城居留,大家也能有個投奔的地方。
到那時候,即便文雍等人同遭劫難,還有受惠於華興的萬千百姓,認可華興的諸多友人,他們只需略發善心,我等離散之人,便能多幾處庇護之所。
文雍所想,雖非梁某本意,但其拳拳之心,梁某亦是感佩不已。
得知嶽文雍等人的真實想法後,曹洪亦是大為感慨。
一邊是如火如荼地經營三亞,推動港口貿易,一邊又有人以身犯險,為眾人尋找退路,其奮勇開拓之精神,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由此一來,華興主動送種子入京,可謂是神來之筆。
民意這東西,短期或許沒啥用,但從長遠來看,卻能穩穩站住道德高地,令厭恨華興的人群投鼠忌器。
就像梁繼盛說的,真到了逃難的那一刻,有的是百姓、士紳願意收留華興離散之人。
說到未來發展,梁繼盛告訴曹洪,立足海陵島,算是福瑞昌出海開拓的一處重要據點,但要繼續發展壯大,光靠戙船澳那種小型商埠,多少有些侷促。
反倒是三亞港,背靠崖州大地,發展的潛力要大得多。
福瑞昌應該立足三亞,緊跟華興步伐,才能持續擴張開來,再加上廣州商鋪、戙船澳商埠,最終完成商業版圖的構建。
:()華興傳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