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2/3 頁)
琮邑眼皮垂下看書,抿著茶說道:&ldo;朕知皇叔一腔抱負,父皇確實有意冷落於你,你也受了不少苦頭,朕公私分明。&rdo;
蕭瑾見蕭琮邑說話情真,作揖埋頭行大禮:&ldo;臣自當為皇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rdo;
蕭琮邑抬頭看了一眼,做了帝王思前想後,經歷那麼多很難再被任何人情緒打動,&ldo;皇叔以後不必過多禮節,朕以後還要仰仗你。&rdo;
新朝大臣出榜後,裡面大多大臣安全不是他可以左右,蕭琮邑忽然想起幾月前心存之事,當即下旨把&ldo;護國大將軍&rdo;頭銜封給了李孤,俸祿八千石,不過這些都是虛職,東西也不會真給。
真要的話自己過來。
此人不明真身不見其人,原本群臣反對。
蕭琮邑不願過多解釋,奈何文臣武將都不同意,他在殿堂臉色一變,怒聲道:&ldo;誰敢反對荊條十下。&rdo;
然後真有人反對,接著真的被打了。
蕭琮邑又被攻擊,少年皇帝不懂世事,年少輕狂,不知所以。
這幾個月夠受氣了,然後撤了幾個官職。
本以為會繼續反對,想著方法對付這群人,沒想到突然無一人反對。
蕭琮邑這才有了做皇帝樂趣。
準備著手處理王皇后和太子等人。
王皇后不僅幻想兒子皇帝之位沒有了,連分封郡王也沒有。
蕭琮邑執意不肯王皇后做太后,心中一股子怨氣,加上背後西南王郡侯背後全國散佈謠言,說當今新帝人冷血不顧親情,不尊嫡母先皇遺孀。
最後攛掇群臣一定儘快恢復王皇后太后之位。
王皇后同十二歲的六皇子還有她爹王郡侯連同蕭瑾禮部兵部各來一人,說是覲見其實就是逼迫。
王皇后與蕭琮邑互不行禮,上來就對上臉。
王皇后道:&ldo;先皇病逝之前,我一直照顧身邊,是大梁朝先帝爺封的皇后,皇上如今步步緊逼,是要本宮追隨先帝去嗎?&rdo;
說著淚落了下來。
蕭琮邑不打算亮出底牌,面含溫和說道:&ldo;王太妃的意思是朕不孝不禮了?&rdo;
&ldo;本宮不敢多言。&rdo;
他依然皮笑肉不笑說道:&ldo;父皇仙逝未久,朕不過繼位數日太妃就這麼急不可耐,還說是朕步步緊逼,那太妃的意思是要朕現在賠禮不是?&rdo;
王皇后欲開口蕭琮邑扭頭看過蕭瑾,&ldo;皇叔今日也是陪他們跟朕要位份?&rdo;
蕭瑾自嘲笑了笑道:&ldo;臣一聽這事便分不出什麼是是非非,只是同來做個見證。&rdo;
&ldo;見證?&rdo;蕭琮邑毫不客氣,&ldo;皇叔是要投機取巧吧。母后生前對你也算有恩,一國又怎會兩個太后?朕貴為天子,卻連家事都做不了主嗎?&rdo;
蕭瑾道:&ldo;劉太后的確有恩於臣,臣自當站在皇上這邊。&rdo;
當年他病重又要去外地,都知先皇不喜他太醫不敢瞧病,劉皇后聞言方才派去救治,這也算救命之恩了。
王皇后父親當然不肯妥協,這幾年國丈做的多風光。
作者有話要說:
打滾也求不了收~~~明天另一位要華麗上線
第12章 欺負
王郡侯不卑不亢,上前走了一步說道:&ldo;皇上思母之心臣理解,劉太后是生母自然尊崇榮華,可王皇后入宮多年先帝寵愛掌管後宮五一差錯,不知先帝知道皇上如此苛待在天之靈是否安心!&rdo;
蕭琮邑不信佛法自然也不聞人世輪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