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勞心者治人(第2/3 頁)
“謝師父!”鄭海依舊向道衍深深地鞠躬,心中暗暗開心。
馬和站在一旁向鄭海抱拳,小聲道:“鄭師弟。”
鄭海高興地還禮。
小狄雲覺得有些雲裡霧裡。
他小聲問道:“海哥,這銀子,就這樣沒了?”
聽了小狄雲的話,眾人鬨堂大笑。
見眾人如此,小狄雲都不好意思了。
一陣歡笑之後,朱棣忽然又問:“鄭海,你說說,你為何不拜盧振他們為師,卻要拜這道衍和尚為師?”
小徐妙錦也附和道:“就是,你為何要拜和尚為師,卻不拜他們為師?”
盧振與盧興兩兄弟並不關心這個,只是不好意思立即離開。
他們沒有任何表示,只是冷冷地看著鄭海。
倒是旁邊座位上坐著的張玉對鄭海比較感興趣,微笑著看著鄭海,等待鄭海的解釋。
鄭海解釋道:“古人云: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我當兵打仗,目的是建功立業,夢想有一天能拜將封侯。
“假如一個人只懂武力,那麼,終其一生,他可能都只是一名士兵。
“但如果懂謀略,那麼,他就可能成為一名領兵的將領。
“我不想只當一名普通計程車兵......”
鄭海的一番解釋又贏得眾人的讚譽。
只有盧氏兄弟一言不發,他們倆對鄭海的話充耳不聞。
朱棣對鄭海很是滿意,除了獎勵小狄雲銀子,還交代張玉與朱能兩人教授鄭海一些行伍知識。
朱棣還吩咐馬和,允許鄭海與小狄雲住進王府的別院中。
鄭海沒有掉進盧氏兄弟挖的坑,反而成功進入燕王府,成了燕王府的一名侍衛。
由於是新近入府的侍衛,鄭海並不需要像其他侍衛那樣值班和巡邏,而是先學習和熟悉王府的相關制度與規定。
更關鍵的是,朱棣特意交代了徐王妃,讓徐王妃安排鄭海和小狄雲在王府長史司中學習。
上午時分,鄭海與小狄雲跟著馬和在長史司中學習文化知識;
下午,他跟著朱能與張玉,瞭解行軍打仗的基本技能,熟悉兵器,練習騎射。
王府長史司是明朝設定的管理王府事務的官署機構。
王府長史司是明朝比較特殊的機關,是架設在藩王與皇帝之間的一個橋樑。它的最高長官是長史,官階正五品,設左、右長史各一人。
王府長史是明朝的身份和地位比較特殊,既有地方府官的性質,又有國家官員的性質。
長史負責向皇帝彙報藩王的各種情況,藩王有過問長史。
說白了,王府長史就是皇帝監視藩王的線人。
最有名的明代長史,應該是靖難之役開始時被朱棣殺掉的燕王府長史——葛誠。
鄭海跟著馬和來到王府長史司負責禮儀的典儀所,學習相應的王府禮儀。
“三寶,這燕王府長史是不是姓葛?”
“小海,你問這個幹嘛?據我所知,長史不姓葛。”馬和一臉奇怪地看著鄭海。
鄭海哦了一聲,笑笑道:“沒什麼,隨便問問。”
馬和帶著鄭海一一拜訪了燕王府長史司的主要管理機構,比如:典儀所、審理所、良醫所、紀善所等。
典儀所是掌控儀仗的機構,鄭海是侍衛,但以後可能會進入王府儀衛所。
因此,馬和先帶鄭海熟悉和學習一些相關的禮儀。
審理所是政府中負責刑事訴訟的機構。
之前馬和向徐王妃求助,請求審理所的審理副張四幫助鄭海打官司。
馬和帶著鄭海前來熟悉規章,順便向張審理登門道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