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趙老師(第1/2 頁)
趙家,或稱孫家,不僅有了錢,而且生產格局和生活檔次也提高了。
幾個孩子的穿著更光鮮了,經常能吃到各種美味的零食。
即使是夏天缺少油水的時候,他家也時不時地買回一條羊腿解饞,香味飄到馬路上,飄到隊里人的鼻孔裡。
隊裡的人就眼紅了,就不平衡了,這家人怎麼可能把日子過得這麼好呢?
孫桂香不是敗財嗎,怎麼還越敗越有錢了呢?
他們直覺這一切是胡明樂的功勞,但他們實在想不通,那個曾經朝不保夕的貨郎,怎麼突然之間變得這麼有本事了,他到底做了什麼,不就是賣了幾碗釀皮嗎?誰不會啊?
種地人永遠無法想象生意人的世界,就算胡明樂實實在在地掙到了錢,他們也覺得那不是正道,種地才是正道,成片成片的莊稼,豈是幾碗釀皮可比的?
1993年秋天,金海以優異的成績升入初中,因為成績太優異,直接被分配到縣二中上學。
縣二中在慕湖鎮,有初中部和高中部。
說來奇怪,縣二中的初中部是全縣有名的優等學府,在那裡上學就離重點高中不遠了,也就離大學不遠了。
高中部也是全縣聞名,卻是臭名昭著,據說全縣的差生都集中在那裡,在那裡上學,就算復讀一輩子,也別想考上大學。
胡明樂騎著摩托車把金海送到縣二中,金海從此住校,一週或者兩週回來一次。
上了初中的金海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好像成熟了,好像高冷了,好像出類拔萃的成績給了他獨一無二的榮譽感,好像鎮上的生活給了他無上的優越感,他的言談舉止很有點城裡人的樣子。
趙小禹每每打趣他:“不愧是從大地方回來的人,就是不一樣!”
趙小禹升入六年級了,學習還是馬馬虎虎,還在替胡明樂招攬著顧客,不過多了一項任務,就是輔導胡芳芳的學習。
二年級的胡芳芳逐漸進入了學生的狀態,也終於弄懂了“紅椅子”是恥辱不是光榮。
透過一番努力,她終於摘掉了“紅椅子”的桂冠,但也不過是由百步進步到了五十步,由鞋底進步到了鞋墊,還是屬於差等生的行列。
有天放學,趙小禹幫助從別處趕來的胡明樂賣完了釀皮,仍不見胡芳芳來找她,他便去了二年級,見教室裡只有胡芳芳一個學生,正埋頭在課桌上寫著字,老師坐在講臺上批改著作業。
原來是胡芳芳昨天的家庭作業沒有完成,老師罰她抄寫十遍生字。
趙小禹只能坐在外面的牆根下等。
那個老師姓李,是個四十多歲的女老師,不知是她今天心情不好,還是更年期綜合症,抑或是和男人吵了架不想回家,故意留下胡芳芳陪她消磨時間,胡芳芳好不容易把生字抄完拿給她看,她各種挑毛病,字跡潦草啦,錯別字多啦,然後罰胡芳芳再抄十遍。
眼看太陽要落山,胡芳芳還在寫著字。
她明顯很累了,寫幾個字就要甩甩胳膊,臉上的表情快要哭了。
趙小禹餓得前胸貼後背,終於忍不住,走進教室向李老師求情。
13歲的趙小禹已不再是那個不懂禮貌的孩子了,他問候了一聲“老師好”,陪著笑說,讓胡芳芳回家抄吧。
李老師冷冷地說:“不行,抄不完不許回家!”
趙小禹踅摸到胡芳芳身旁,見她寫得很慢,很費力,顯然她想把每個字都寫好,可是痠軟的胳膊不聽使喚,寫得比原來的都潦草,筆畫扭成一團,簡直無法辨認了。
按照李老師的標準,這次抄完她必然也不會滿意。
趙小禹又向李老師求情,李老師還是不答應,說話也陰陽怪氣的,趙小禹的脾氣也上來了,馬上又恢復到小時候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