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太宗孝文皇帝(第2/2 頁)
一日,壬子,孝子嗣皇帝,敢昭告於皇考神位之前。曰……
祝詞唸完,侍衛們抬著皇太極的靈柩緩步走出崇政殿。以福臨為首的皇太極后妃、子女伏地痛哭。
靈柩所經之地,眾人皆須跪於左右,伏地拜謁,直到皇太極的昭陵。
靈前,母后皇太后哲哲、聖母皇太后布木布泰,以及其他皇太極后妃,捧起陳列於靈柩前的皇太極穿過的的舊衣服,放在焚榻之上。
眾人在焚榻前行禮過後,脫去身上孝服,一起放在上面。
隨著火光升起,皇太極的靈柩被送入陵墓內。待衣服舊物焚燒完畢後,皇太極留在世間的,便只剩下一座嶄新的昭陵。
以及他未竟的大業。
福臨看著侍衛們封土,不禁想到,這些日子諸王重臣是不是看在這副靈柩的面上,才對自己畢恭畢敬。
二十二日,以福臨為首,帶著代善、濟爾哈朗、多鐸等王公大臣祭拜皇太極。
“陛下,根據先帝生前功績,經禮部眾臣商議,有兩個廟號比較合適。臣不敢定奪,還請陛下聖裁!”
“皇伯,這幾日辛苦您了。您還是坐下說罷,若是一直站著彙報,朕給叔伯們安排的椅子豈不是白安排了?”
自福臨登基以後,崇政殿裡不僅有皇帝的龍椅,還有內閣首相、副相的坐椅。首相坐椅緊靠丹陛左側,稍偏向大殿門口,兩位副相的坐椅則是左右相向而立,沒有偏斜。
“都坐下,都坐下。朕不好這些虛禮,只要你們能夠勤勉做事,對得住朕給你們的恩寵就好。”
代善和濟爾哈朗只能坐下,多鐸暫代多爾袞行權,也坐在了多爾袞的位子上。至於其他議政大臣以及備諮詢的禮部承政,就只能站著了。
本來是阿達禮管禮部事,因其謀反伏誅,禮部尚書一職空著,目前由禮部承政郎球管禮部事。
“啟奏陛下,經與群臣商議,一致認為高祖、太宗可奉為先帝廟號。臣等不敢定奪,伏請陛下聖裁。”
“高祖,太宗。”
福臨唸叨了下,隨後開口說道:“朕聞祖有功而宗有德,皇考開我大清之基,高祖倒也合適。不過朕之皇祖為太祖高皇帝,若將皇考奉為高祖,是否有些重複?”
“還是太宗吧,自皇考始,非追封先祖,後世帝王不得以祖為廟。”
這話不僅禁了自己世祖的廟,也禁了某位聖祖。
“諡號呢,禮部是怎麼擬訂的?”
“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文皇帝。”
這麼長一串,福臨聽著就有些頭痛。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皇帝的壽命不見延長,死後的諡號倒是越來越長。
前面一大串看著就好,真正起蓋棺定論的還是“孝文”二字。
“前面略去,同樣自皇考始,皆取一字為諡。”
“我大清以孝治國,皇考當為太宗孝文皇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