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4/5 頁)
等他們一個個醒來嗎?。於是,原本就沒收到過多少正式培訓的李寶等將是以一種近乎於潑皮打仗的方式,向正規軍發起了進攻。結果是為首的金將某某郎君剛輸了一圈牌,還沒來得及翻本就一命嗚呼了,外加幾個作陪的一同去閻王爺那裡報到去了。
此戰,取得了斃敵無數外加奪取戰馬千匹的好成績。
當金兵圍攻順昌之際,宋高宗一連給岳飛發了六道令其出兵的詔命。趙構雖然從未歷經戰陣,卻根據司機過十字路口“一停、二看、三透過”的原理,對岳飛作出了“一援、二取、三收復”的具體工作安排。“援”指向東救援淮西的順昌、向西支援西北地區的陝西;“取”,圖取河南開封;“收復”,指收復失地。
1140年6月上旬,岳家軍主力部隊從湖北襄陽、鄂州等地出發,分兵北伐。長江岸邊,一片緋紅耀日。數萬大軍高唱《滿江紅》,遮天蔽日般開赴中原。
1140年6月12日,岳家軍張憲、姚政所部攻克蔡州,取得了歷史價值相當於今天奧運首金的開門紅;
1140年6月13日,牛皋在京西路首戰告捷,取得了歷史價值相當於今天奧運首金的開門紅;
1140年6月23日,統領官孫顯在陳州、蔡州之間大破金軍一個千戶所部;
…… …… …… 。。
第3節 矯詔前行(2)
幾次小勝,士氣大振。剛剛找到感覺的岳家軍正準備再接再厲、再創新高時,卻接到了一個令人差點背過氣的命令——撤兵。
原來,高宗趙構在確定金軍順昌兵敗後決定北撤的訊息不是空穴來風后,立即又來了個熱點轉換,將“議和”重新作為了工作重點。於是派出了司農少卿李若虛前往岳家軍中,發出了“兵不可輕動,宜且班師”的通知。
有一句話叫做——“所用非人”,這是一個被爭相傳頌了千年的“古訓”。
古訓,之所以被叫做“古訓”,不僅因為它具有著連百歲老人都望塵莫及的悠久歷史,還因為不斷有人跳出來證明它。很快,趙構也加入了“證明人”的行列。
第3節 矯詔前行(3)
趙構派往岳家軍的這位叫李若虛的大使,有一位同父同母的弟弟——李若水,是北宋末年一個在金兵面前寧死不屈的大忠臣。而李若虛本人,也曾經給岳飛當過一段時間官方幕僚,就是由政府發工資、上三險,卻給私人服務的高階參謀。
要說這個老李還是有點智慧的;拿在岳家軍上班的時候來說吧;就曾經出過不少主意;而且據說還都不怎麼餿。以後李若虛被調離岳家軍,到朝廷任職。
老李自從脫離風餐露宿的軍旅生活,到機關上班後,很快“適應”了“早八晚五”,沒事扯扯皮的“廟堂時光”,平日裡也總是以一副“隨風倒”的造型出現在大眾視野裡,使高宗誤以為這是一個“隨行就市”、“見風使舵”的主,不會再擺什麼“誓死抗金”的譜。
但,在“聖命”和“軍心民意”之間,李若虛會作出一個怎樣的選擇呢?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3節 矯詔前行(4)
1140年6月22日,李若虛趕到湖北安陸的岳飛大營中。聽到老李“造訪”,嶽鵬舉可謂是又喜又驚。喜的是故友重逢,免不了敘一敘理短家長。驚的是自己剛出兵,朝廷就又發出了不可違逆的“聖命”,不知是福?是禍?是繼續支援?還是“幡然悔悟”?
嶽鵬舉率隊將一臉疲憊的李若虛迎到了一個古廟裡,權當其暫時的安身之所。當夜,擺晚宴為老李接風。因李若虛此時的身份是“貴使”,所以岳飛只命幾員主要的大將和幕僚作陪。大家歡聚一堂,熱熱鬧鬧地共同度起了久別重逢的歲月時光。
酒過三巡,李若虛拱拱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