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難怪都說軍嫂苦(第1/2 頁)
比起林晚夏的興奮,跟在她船後的船長們個個一臉忐忑。
老船長都想走上次的路,畢竟大家都滿載而歸。
雖說碰見了欺負人的外國佬,但不能次次碰見外國佬吧?
只是除了孫大鵬,其他船長跟林晚夏打交道的時間還不長,不管是新加入的船長還是之前就跟著林晚夏出過一次海的船長都沒好意思質疑。
不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另一部分原因是,跟林晚夏在公海上的兩次,她辦事從來都讓人踏實安心。
最後一個原因是,船長們都覺得,林晚夏大概不認識路。
海上跟陸地上不同,沒有參考座標,分不出東南西北。
就算有太陽有北斗七星也沒用。
海平面是一望無際的,每處每點都一樣,朝著太陽或者北極星走,哪怕角度差一度,都會是一條錯到離譜的路。
指南針和羅盤也差不多。
在海上,除了需要太陽、月亮、北極星、指南針和羅盤等,更需要的是經驗。
而林晚夏缺的就是經驗。
他們都不知道的是,缺經驗的林晚夏有內建導航,就算陰天,就算到能讓指南針羅盤失靈的磁場附近,照樣不會迷路,想去的地方一米都不會偏。
只是現在的林晚夏沒有想去的地方,因為她對246海域還不熟。
船長們忐忑地跟在林晚夏船後,過內海進公海,順著他們沒航行過的線路,東轉轉西繞繞。
沒有一處捕魚點是他們熟悉的,偏偏都滿網上船。
捕撈到的海產品五花八門,有常見的也有稀缺的。
有魚蝦也有能吃的藻類。
以前趙鐵柱領隊,總是趙鐵柱第一個捕魚,他的船滿了然後是他的親屬捕魚,總之是按照遠近親疏來的。
落在最後的漁民能不能捕到魚全憑運氣。
捕魚不是買東西,不能次次都滿載而歸。
在公海上轉悠的時間久了,熬到沒油沒糧只能空船返航。
到了淡季,他們一整個船隊都有可能空船回。
所以到了捕魚點,誰都想自己先捕魚,卻又只能聽隊長安排。
林晚夏很大度,也不按照遠近親疏分配捕魚,甚至也不按船隻大小分配。
船長們都不清楚她分配的原則和規律。
有時候林晚夏會讓大船下網,有時候會讓小船。
有些急性子的船長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偷偷跟孫大鵬打聽。
其實就是想問問林晚夏到底是按照什麼規律?難道是交管理費的早晚?還是額外給她送禮的先後?
聽到船長們的試探,孫大鵬笑壞了。
“趙叔,您真想多了。夏夏安排捕魚的順序跟人沒關係跟錢更沒關係,但是跟當時海里的魚有關係。魚多得時候呢她就讓大船先下網,魚少的時候呢她就讓小船先下網。”
“真的假的?”打問的人不信,“她還能知道這海里哪有魚有多少魚?”
孫大鵬想說“怎麼可能?”但是話到嘴邊突然覺得,林晚夏一直好像就是知道哪裡有魚有多少魚。
這是件很不可思議的事,卻又好像是既定事實。
於是孫大鵬說:“夏夏怎麼知道哪裡有魚的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對我們來說這不是壞事。”
不用花費很長的時間在海上漂泊。
除了來回路程,在不碰上極端天氣或者海盜什麼的情況下,他們在海上最多待三天,有時候兩天。
“如果你不信的話,下次她讓小船捕魚的時候,你也可以跟著在旁邊下網試試。”孫大鵬補充了一句。
他當初剛跟林晚夏出海的時候和船長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