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跟女主合夥做買賣(第2/2 頁)
孩子雖然早熟懂事,可能三歲就幫著往灶裡添柴,五歲就會洗碗。但是如果家裡燉一隻雞或者炒一盤葷菜,得有大半進孩子嘴裡。
可能一隻雞兩根雞腿都給孩子,這頓吃不完下頓吃。
炒菜放點肉,大半挑出來放在孩子面前。
比如訓子教子都在人前,棍子巴掌落的快。但是在林晚夏眼裡很多揍都是沒必要的。
事實上她也是這麼做的。
吃東西,她半點不讓星星,除非確實是小孩子該多吃的。
做事情,星星力所能及的她絕對不插手。
她不支援打孩子,也反對江肆年這麼做。
不會覺得孩子小就肆意安排他,完全不在乎他的面子裡子。
林晚夏還有一點身邊人沒有的優點。
受近代歷史影響,現在大部分人都沒什麼文化。
就算是大學生的知識跟林晚夏也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所以林晚夏的睡前故事都是中華上下五千年。
陳漫書連聽了幾晚,又朝夕相處這幾日,才會發出這樣的感慨。
在她眼裡,星星可不是個招人喜歡的乖孩子。
喜歡吃獨食,不怎麼講衛生,不怎麼有禮貌……
林晚夏想了想客觀道:“星星現在的變化已經很大了。”
他們剛認識那會兒才叫沒禮貌。
林晚夏已經努力在糾正,而且星星已經變了很多,身上的壞習慣越來越少。
只是她一個人努力,其他人拖後腿,進度就是所謂的事倍功半。
孟母三遷說的是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身邊的人都不怎麼講衛生,大院裡的嫂子們很多都是冬天一個星期或者更久才會洗一次澡,夏天倒是洗的勤。大人刷牙一天一回都少,更何況是小孩子。
很多人覺得反正小孩子要換牙,窮講究什麼。
而小孩子都是受大人影響的。
在他們眼裡,雞腿給他們吃是應該的,不刷牙是應該的,捱揍是正常的。
總而言之,星星跟其他同齡孩子比的話,已經很優秀了。
只是陳漫書站在上帝的視角去評判星星,才會覺得他不夠好。
陳漫書點點頭,沒在這個問題糾纏,嘆息一聲:“穿越之前,總覺得我們那代人很悲催。趕上了給房子打工不說,當社畜還那麼卷,都得拿命換錢。
時不時就會感慨一句,要是咱們也能趕上改革開放的春風就好了。高低得整個女首富噹噹。
可真穿過來,在發現,站在上帝視角評判最容易。身在局中,不管哪朝哪代老百姓都不容易。”
就像現在她們兩個就站在風起的地方,機遇還沒看見,倒是深切感受到交通、通訊的不便。
還不知道,這次做買賣能不能順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