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給人撈屍了(第1/3 頁)
二郎君韓若齡也不說話了。
三弟韓若為是他孃親懷胎十一個月生下來的,生下來就比其他足月孩子要健壯,全家人都很開心,也都很疼愛這個小弟。
他父親還指望他們三兄弟以後跟著去打仗,可隨著韓若為長大,他就不得不打消這個念頭,只因他們發現,韓若為是個貨真價實的傻孩子。
傻子,就是字面上的傻子,吐字不清晰,說話不利索,偶爾能聽懂父母所言,大多數時間都沉迷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面。也不與人對視,就連他們家宅的其他同齡小孩都不與他玩。
他爹孃都是心善之人,在沙場上見識了太多人慘死,見識了太多窮苦人餓死,見識了太多勾心鬥角,滿門滅絕之事。心中不忍,便一直把他帶在身邊,甚至比前兩個兒子還照顧得用心、仔細。
“若為,你出去玩吧。”韓武也被吵得心煩意亂,他擺擺手。
出去玩三個字,韓若為是知道意思的,聞言,一聲不吭,又抱著玩偶走出了船艙。
三人繼續坐在內艙議事。
“爹,兒子一路南下,見百姓也是苦不堪言,遼國和西夏胃口太大,怕是不久將會有更多的百姓受苦遭難。”韓若齡是個讀書人,見到百姓受苦心裡不忍。
韓武若有所思,並非他不願意聯合抵抗,可他區區一人,怎敵得過朝堂上的幾張巧言令色的名嘴,而且他一激動還特喜歡爆粗口。
這次也是幾個文臣攻其軟肋,著了他們的道,不過能罵上幾句也是痛快之至。
韓若章知道韓武在朝堂上之事,大半個汴京都已經知曉,解圍道:“憑一己之力的都是莽夫,借力打力,積攢實力才是關鍵,且需要等待時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他是通讀過《孫子兵法》的,自然比韓若齡看得通透,韓若齡也是非常認可這個觀點,連連點頭:“大哥妙解。”
韓若為走出船艙,站在甲板上搖搖欲墜,他已有十三歲,卻依舊腳步浮沉沒有多大力氣,時不時走著走著還會摔跤。
在家裡都需要幾個家僕跟隨,有一個隨從喚作硯臺,是他爹給他挑選而來,日夜不離身,跟他同吃同睡。
此時硯臺不知他家公子已經從船艙走到了船頭,還以為跟他幾個哥哥在一起呢!正偷閒躲在屋內偷吃。
韓若為望著河面,呆站著發呆。
突然他腳下一軟,晃盪了兩下,“撲通”一聲掉下河中,本能的求生反應讓他振臂高呼:“水!水!水!”嗚嗚,剛張開嘴,就嚥進去一大口黃色的河水。
“水!水!水!”他恐懼地想振臂高呼。
他還在不斷地呼喚,在水裡撲打著,臉上滿是驚恐之色,拍打得越急躁,下沉速度也隨之加快,很快他感覺鼻子裡也灌滿了水,嗆得他呼吸困難。
天陰沉沉的,又快到晚飯時間,船上的家僕都去吃飯,只有一兩個留下巡邏,圍著船前後走動,
“那邊是不是有人落水?”其中一個家僕問道。
另外一個有些暈船,忍著胃裡翻滾的噁心,說道:“有人難不成你去救?”
……
趙喜娣憋著氣,等潑皮們走遠了,又順著河水遊了一段時間,尋思著幾個潑皮肯定走遠了。他們應該也沒有那麼聰明還守著,準備往岸邊游去。
“水!水!水!”
她懷疑自己耳朵有問題。
“水!水!水!”
她不禁聯想到:有人落水了?
一邊尋著聲音游過去,一邊看向遠處行駛緩慢地客船,心思:難道是船上人落水了?她不自覺地加快了速度,見死不救不是她的做人態度。
離得近了,越來越近了。
她揮動手臂,就跟參加奧約會一樣爭分奪秒,來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