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長安將亂(第2/2 頁)
“自來此地,已有月餘。如今袁紹固守威縣,久攻不下,我們準備回去了。不知大哥作何打算?”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公孫瓚身上。
袁紹背信棄義,雖心裡有恨,偏偏難以征伐。
如今又是寒冬,再過些日子便要下雪了,大軍若是繼續停留,恐怕會引起兵變。
但是公孫越與嚴綱之死,白馬義從覆滅,又叫人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公孫瓚環顧四周,見到諸人眼神糾結,長嘆一聲:
“我恨不得殺進威縣,用袁紹狗頭祭奠二弟、嚴綱。可是如今實在沒辦法了,只能來年再戰,撤軍吧……”
聽到公孫瓚要撤軍,眾人鬆了一口氣。
劉備敬了公孫瓚一杯,承諾道:
“大哥,我雖然只有幾百人的兵馬,但只要你相召,我隨時可到!”
沒想到公孫瓚卻拒絕了:
“賢弟,平原縣四戰之地,北有孔融鮑信,南有徐州陶謙,你還需養精蓄銳,以防他們突然發兵攻打。如今亂世,人心不古了,誰知道誰又會突然捅刀子呢!”
這一番感慨,自然是被袁紹傷透了心。
袁紹名滿天下,都能做出借虎震山的舉動,更何況其他人?
劉備也知道自己的情況,平原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有荀彧幫忙,如今已算得上中富之縣,保不齊周邊哪個諸侯眼紅。
當即也是一聲長嘆。
一直喝到天色大亮,眾人便引兵各回。
第二年,公孫瓚重組白馬義從再戰袁紹,雙方勢均力敵,久攻不下。
一直打到長安派人來勸和,這才停了手。
而長安,在天下人望眼欲穿的盼望裡,終於亂了!
……
初平三年四月,即公元192年,司徒王允設宴招待呂布。
王府,高粱畫棟,流水曲殤,王允與呂布對坐亭中,開懷暢飲。
昨日王允遣人送了一頂鑲珍珠美玉的冠帽給呂布,因而呂布對王允十分有好感。
酒過三巡,王允揮散下人,悄悄對呂布說道:
“溫侯英明悍勇,乃是當世豪傑!我王允沒什麼家財,只有一小女兒,今年剛剛十六,若是溫侯不嫌棄,便送你做個小妾,你看如何?”
呂布自從跟了董卓,地位越發高升,如今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巴結他的人數不勝數。
聽到王允要嫁女兒給他,斜眼打量一番。
這王允年近花甲,大眼尖腮,你的女兒可別長的和你一樣喲!
心裡便想著拒絕,搖手說道:
“王司徒好意我心領了,只是前幾日李儒給我介紹了祭酒蔡邕的女兒,過兩日正要上門提親呢,卻是受不起王大人的愛女了!”
王允心裡當場就是一聲“臥槽”。
那蔡邕的女兒名蔡琰,字昭姬,不但生的美貌,更重要是才華高絕,與長公主劉韻並稱大漢的“文武雙姬”。
要是呂布娶了蔡琰,恐怕就再看不上貂蟬了,自己的美人計還怎麼實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