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5 頁)
我給公子講個佛經上所載典故。”
“自當洗耳恭聽。”寧覺非雖躺在榻上,卻是專心凝神。
阿迦的聲音始終溫和,不疾不徐,卻極具穿透力,直指人心:“在無量劫以前,有一千位王子誓願成佛,其中一位如願以償,他就是釋迦牟尼,但觀世音卻發願在其他王子未成佛之前絕不成佛。在他的無盡慈悲中,他也發願要把一切眾生從六道輪迴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他在十方諸佛面前祈禱:‘我發願幫助一切眾生,如果我對這項偉大的工作有所厭倦,我的身體就碎成千片。”
寧覺非一向不信佛不通道,但釋迦牟尼和觀世音這兩位鼎鼎大名的佛祖、菩薩他卻是知道的,自是聽得津津有味。
大活佛微笑著,平和地講述:“他首先下降到地獄道,然後逐漸上升到餓鬼道、畜生道、人道、修羅道,最後是天道。他從天道往下看,卻大吃一驚,雖然他已經從地獄道救出無數眾生,卻仍有無數眾生不斷投入。這種景象令他十分悲慟,片刻之間,他對自己所發的神聖誓願失去信心,於是身體爆炸成千片。他在絕望之中,向一切諸佛呼喊求救,他內心的極度痛苦頃刻間被滿天諸佛感受到,一切諸佛立即從四面八方趕來幫助他,就如經上所載,像溫柔的雪花飄然而至。諸佛以他們的無上法力使他複合,並在每一片身體上都給了一隻手,每一個手掌上都有一隻眼睛,象徵著智慧和善巧的結合,這是真慈悲的標記。從那時起,觀世音便成了千手千眼,他的這個法相比以前要更加燦爛亮麗和威武有力,可以幫助一切眾生,當他在諸佛前發願時,他的慈悲就越來越大。這時他發的願是——”
說到這裡,他看著專注聆聽的寧覺非,一字一字緩緩地說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寧覺非陡然一震,呆在那裡,一時間各種情緒忽然如潮水一般向他淹來,心中萬念齊飛,難以理清頭緒。
雲深顯然早就熟知這個佛門典故,此時卻仍然認真傾聽,一臉的肅穆。待阿迦說完,他喃喃地道:“這個故事,說的是信念。”
阿迦聲音低沉:“公子,你懷疑你當初所持的信念了嗎?你的心志動搖了嗎?”
寧覺非略一猶豫,點了點頭:“是的,我懷疑了,我動搖了。當我來到這個世界時,特別是……有那樣的遭遇後,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前世有什麼做錯了?”
“公子應堅定信念,不必懷疑。你所遇種種,不過是人生苦楚之一種。世間又有誰人不苦?生即是苦,輪迴亦是苦。貪而不得是苦,怨恨糾纏是苦,愛而別離是苦……公子,濟世救人,便當捨棄自身,那便吃盡萬苦皆不是苦。靈魂到了哪一世哪一地,其實都是一樣的,這個世界,那個世界,這個時間,那個時間,這裡,那裡,都是人法界,都是眾生道,並無不同,重要的是你的心。”阿迦坐在陽光中,娓娓道來,似乎渾身都在閃爍著靈光。“記得十餘年前有南楚使團前來,曾到我傳經的寺中隨喜。當時寺前廣場坐滿信眾,卻大多衣衫襤褸,滿面風霜,那是因他們信念堅定,一路磕頭而來。那位大人心目閉塞,一片渾沌,卻說他們可憐。”
雲深微笑著接道:“當時,阿迦大師正在為信眾摩頂,聞言便對他說,在你眼中,他們可憐,但在他們眼裡,你更可憐,因為你心中想的都是榮華富貴,於是營營役役,一生算計,憂多樂少,而他們心裡想的,卻是普渡眾生。”
寧覺非聽了,心頭大震,不知不覺間,已是坐起身來。
阿迦的神情依然平和,波瀾不驚:“佛有慈悲心,也有降魔手。公子來到此世,便是有緣,不若依照本心,為所當為。無論哪一個時代,盛世總是百姓之福,公子不若放開心結,盡其所能,造福於民。”
寧覺非聽著,心中狂濤頓止,漩渦盡息,神情沉靜,目中漸露笑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