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第1/2 頁)
&ldo;說不定還有書籍、讀書人也跟著過來,當年秦國就是靠網路了全天下的人才一統六國的,我們大明說不定也可以。武兄,你們北平翻譯出的那些算術書,我以前從來沒見過,讀後受益匪淺。如果把夷人擅長的我們都學會了,更容易打敗他們&rdo;。這個茶商世家出身的朱二倒不似一般讀書人那樣封閉,對西方未知世界的學術表現出很濃厚興趣。雖然這個興趣的目的是為了征服,但總是好過視中華文化優於一切的坐井觀天者。曹振少年遊歷四方,所學本來就雜,武安國的雜學更不必說,加上這個&ldo;亂讀書&rdo;的朱二,三人也不缺話題,談談說說,直到掌燈十分方散。
洪武十三年秋,高麗平。朱元璋設宴中華門,受百官朝賀。太子奏請大赦天下,元璋許之,將涉嫌胡逆案不深者皆釋放出獄,闔家貶往遼東,教燕王選賢能用之。百官稱謝,皆感太子仁德。
十一月,論塗節罪,節雖有出首之功,諸臣皆以其為維庸死黨,依律棄市,家人發往碎葉為奴。維庸從黨證據確鑿者各地二百餘官或絞或斬,親屬貶往海南。陳寧罪行不彰,但其從政多年唯胡維庸馬首是瞻,難脫幹係,赦其死罪,發往嶺南捕象。
燕王請駙馬都尉武安國致遼東輔佐軍務,元璋曰:&ldo;武卿乃國之棟樑,朕欲留之問策朝夕&rdo;,不許。
聽見牢門開啟的撞擊聲,胡維庸輕輕的笑了。自從震北軍登岸,他就等待著這一天。這些日子每天看著自己的舊部或者進來,或者被提出,聽著自家人的埋怨和膽小者的啼哭,煩得他恨不能第二天就離開這個世界。敗就敗了麼,有什麼話好說,你推脫了別人就會相信嗎。所以在被審訊時,他對所有罪行指控都招認不誨。既不胡亂攀汙,也不替被無辜牽連者辯解。
他等著看朱元璋自毀江山,那樣,他才有復仇的快意。你們不是忠臣嗎,不一樣被處死?出乎預料,一直被他打壓的武安國居然給他的黨羽求情,一直對文官看不順眼的徐達、李文忠居然會聯名上書,為被冤枉者開脫。訊息一個個傳來,讓胡維庸幾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而&ldo;夢&rdo;越來越離奇,接下來,平素和自己交好,但沒有確實證據證明其參與謀反的吉安侯陸仲亨、南雄侯趙庸等人陸續出獄,被發往遼東軍前聽用,宜春侯黃彬、河南侯陸聚官復原職。當太子重瞳親照,將最後一批和胡維庸牽掣不深的官員 &ldo;平反&rdo;時,胡維庸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了。讓他痛恨的是,那些整日拍自己馬屁唯恐落在人後的一些官員,在被夾雜在眾人之間放出後,再也沒回來看望過自己。倒是一些平素不怎麼近的,會不時送些酒菜來。昨日,已經有人把庭議的結果通知了他,出乎他的預料,對胡家人沒像歷朝一樣凌遲,而是念在他輔政多年的份上賜了毒酒。除了嫁入李善長弟弟家的小女兒,一向殘暴的朱元璋居然還給胡家多留下了一點兒血脈,赦免了他未成年的小兒子。難道皇上轉了性了嗎,一切真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之處必然有其可思議之由,胡維庸不傻,對著送訊息的灰衣人直接了盪地問道&ldo;皇上還有什麼吩咐&rdo;。
來人笑笑,轉過臉,贊道;&ldo;無怪聖上總是稱胡相聰明,和聰明人打交道果然不費力氣,皇上讓你最後為他做一件事,做不做就看胡相的意思了&rdo;。
不理會家人在附近牢房生離死別的哭聲,胡維庸滿口子答應。附帶提出的條件是,換一個乾淨的牢房,遠離家人,給家人置一桌酒菜,每人換一身乾淨的衣服。
灰衣人盡數滿足了他的要求。&ldo;胡相曾有功於國,這點小事,某家還是能做得了主。那酒一杯落肚,也就半柱香的功夫,胡相不必擔心&rdo;。
對於毒藥,此人倒是行家。胡維庸眼中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