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頁(第1/3 頁)
【有種你去告啊,能贏算我輸!】
【我覺得很好看啊,不可能是抄襲吧?而且弱弱的說一句,抄襲什麼的,真的不是很在乎。而且就算抄襲了,又怎樣呢?作者付出了很多心血,還有編劇,製作人也投了很多錢才做出這部好劇,你們全面否定它是不是太過分太偏激了一點。】
【現在的作者老喜歡碰瓷,動不動就說誰誰誰抄襲,要臉不?有本事自己寫紅啊,眼紅別人的算什麼!】
【兩部我都看了,明顯這本更好,比所謂的原作精彩多了。】
【反正我會繼續追更新支援的!】
……
現在大火的幾部&ldo;大製作&rdo;電視劇都是抄襲的作品,這些不管,不在意,甚至擁躉,縱容這個現象的人,就是罪魁禍首。正是因為他們這樣的態度,才會讓製作商們愈加的肆無忌憚。
製作商們不怕罵名,甚至為了這份罵名故意拍這種抄襲劇,為什麼?因為自帶關注度,熱度自動飆升還省下一筆推廣費,而且帶動熱度的這部分人不看也沒關係,他們只是小眾,只是一些搞熱度炒作的犧牲品,反正作品出來了,只要宣傳得當,演員陣容好,不愁劇不火沒人看。
這樣抄襲作品拍出的電視劇在國內成了一種風cháo,甚至還出口到了國外,肆無忌憚,成績斐然,這些劇被奉為經典,被捧上神壇,讓一群人搖旗吶喊,興奮不已。三觀還線上的人,被這種現狀諷刺的已經不知道怎麼做才好。
惡性迴圈之下,誰也不知道在未來,國內的原創會走向一個什麼方向。
國產電視劇,國產動畫這些藝術,照這樣下去,真的能上國際的舞臺嗎?
照譚蒔想,把那些個抄襲的東西輸出到國外,還不如自始至終就不曾有過輸出,面子和裡子哪個重要?後者雖然丟了面子,但是好歹還有自尊,前者卻可能到最後致使華國在這方面面子裡子都沒有,一個以抄襲作品輸出到國際出名的泱泱大國?未免太可笑了一點。
冉朦沒有看透其中蘊藏的東西,僅僅是表面的齷齪就已經讓他氣到一口氣沒有順過來。
不過這些評論,還真是夠讓人無奈的。
手機一震譚蒔就感受到了,拿起手機瞥了一眼螢幕,是當年的大學同學。
半分鐘後,譚蒔掛了電話。
對方是來問他參不參與系裡那一屆的同學會,譚蒔拒絕了。
當年,最初冉朦的人緣不錯,但是後來冉朦愛上了穿女裝後,身邊原本關係不錯的人都慢慢的與他拉開了距離。這也是冉朦為什麼會那麼輕易的變成一個死宅的原因,他敏感的感受到了他人的疏離,也知道自己的這個癖好是不被人理解的,又不是每個人都是他的爸爸,可以如此輕易的諒解他,始終愛他。
不過,雖然可以理解,卻難以接受,冉萌心裡也會因此感到傷心。
這些年來,冉萌也沒有再和那些人有聯絡。
當年既然已經冷淡到了那種程度,現在這種聚會他也沒有再去的必要。
另外一邊,給譚蒔打電話的男生神色不虞地放下了手機。
他身邊的一個男生迫不及待的問道:&ldo;冉朦來嗎?&rdo;
&ldo;他說他有事情,來不了。&rdo;
&ldo;根本就是不願意來吧……要是當年……&rdo;要是當年可以忍住那份厭惡繼續和冉朦做朋友的話,現在就不至於連人都請不來了。當年他們還沒有那麼成熟的意識到,有一個冉朦這樣的朋友可以在工作上起到多大的作用。
&ldo;當年也沒怎麼著他啊,至於嗎?而且本來就是他自己有毛病,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