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第1/2 頁)
哪怕他們跟隨羅曼導演記錄過許多自然界中優勝劣汰、物競天擇的畫面,深知生存的殘酷,但是也總是會心存不忍的時候,可是紀錄片的原則之一就是不允許去人為干涉,他們所能做的只是記錄下這些畫面,並讓更多的人看到它們,而喬槑只不過是年輕的小姑娘,她怎麼能接受這樣殘酷的畫面呢?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喬槑卻是面色平靜地轉過頭看向他,開口道:「沒關係。」
喬槑的視線落在了那條被魚群分食的鯊魚身上,那雖然並不是她的同類,甚至也是捕殺海獺的獵食者,但是這並不妨礙她的情感為之而觸動。
「看見,並記住,不就是我們的目的嗎?」
喬槑輕聲說著,她的聲音十分柔軟,但是她的語氣卻並不柔弱,甚至帶著一種堅決的篤,讓人無法質疑。
工作人員一時語塞,他看向喬槑的眼裡瞬時充滿了敬佩。
「看見並記住……」
不遠處,羅曼喃喃地念著喬槑的這幾句話,忍不住笑了出來:「這真是個好標題。」
當天羅曼就在外網上用「see and reber」作為標題將這段畫面放出,並發文道:「我不是教授,不是政治家,不會說如何保護環境,或者發表批評意見,我只想透過鏡頭讓觀眾在情感上被觸動,這遠遠比上課、說教重要得多。因為有了記憶就不會忘記,非強迫的感動才能持久、永恆。」[1]
「對我而言,美好的情感是唯一重要的東西。我們需要與自然界和平相處,因為人類不可能孤單地生活在這個地球上。」[2]
「喬說的對,看見並記住,是我們所人都可以為這顆藍色星球做到的事情。」
看到這段畫面以及羅曼發表的言論,原本還在質疑為什麼要選擇喬槑的網友們頓時閉上了嘴,因為他們發現這個看上去柔柔弱弱華國女孩,遠比他們想像得還要內心強大。
經由這麼一出,不管是在國內外大眾對於喬槑在《海洋》中的表現都是好奇到了頂點。
當《海洋》率先在電影節上播出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竟然會吸引到這麼多的關注。
影片以一個孩子的夢境作為匯入,講述他童年時曾在大海中看見過一條美麗的人魚。
夢境中,喬槑身姿輕盈地在水中遊動,清澈的眼眸沾染了大海的蔚藍,像是造物的寵兒,海洋的精靈,是海水中最靈動的一抹影子。
那一刻,她就是海洋的女兒。
在這溫柔繾綣的夢境之中,成群的水母、矯健的虎鯨、美麗的珊瑚……向大眾展示了一個波瀾壯闊的神秘的海底世界。
在影片的最後,孩童已經變成白髮蒼蒼的老人,他走進滿是動物化石的海洋博物館,身旁他可愛的孫女仰起頭用充滿童真的稚嫩聲音發問:「爺爺,你見過人魚嗎?」
「見過。」
「在很多年以前。」
這並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紀錄片,羅曼在其中加入了他藝術性的創作,但是這並不妨礙影片中那些真實記錄著海底畫面的鏡頭猛烈地觸動人心。
那些原本強烈質疑羅曼為什麼要用一個華國人出鏡的外國網友也不吭聲了,因為在看見影片中喬槑的身影的那一刻,他
們就像是被人恍然不覺地帶進了光怪陸離的海底,正如那條出現在孩童夢境之中的人魚,帶領他們一起領略海洋的風光。
「喬!」
「美麗的人魚小姐!」
受邀參加電影節的嘉賓激動地呼喊著喬槑的名字,雖然喬槑在《海洋》中的鏡頭只有短短兩分鐘而已,但是這並不妨礙全世界的觀眾記住這條美麗的人魚,外網的網友甚至都已經開始用「人魚小姐」來稱呼這位來自華國的年輕女孩。
同步直播電影節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