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5 頁)
恢復知覺,睜眼一看,卻見業已睡在一間茅屋中的竹榻之上,並有一位白髮婆婆,正在榻邊煎藥。”
皇甫端額手稱慶說道:“好險,好險,敏妹真所謂吉人天相,但這位白髮婆婆,又是何等人物?”
陶敏笑道:“這位白髮婆婆,並非武林中人,但卻精於醫理,善祛百毒,她告訴我胸前佩戴的粉紅小花,是一種厲害無比的毒瘴所化,夜晚無妨,一見日光,便化奇香氣息,人若嗅之人鼻,神智立昏,並在暈絕後的一個時辰以內全身骨肉皆消,化為膿血!”
皇甫端聽得悚然搖頭,連稱好險,並向陶敏說道:“敏妹,照你這樣說法,那侯姓少婦,似是獲知你身世以後.存心利用毒花把你害死.然後便冒稱龐小波,與那假皇甫端實施殺家毒計,來使我身敗名裂,萬劫不復。”
陶敏點頭說道:“那侯姓少婦不知我已獲救回生,只要能把她找著,嚴加逼問,必可問出假冒皇甫端是誰?而使真相大白。”
皇甫端笑道:“她這侯姓,不知是真是假,敏妹問過她名號沒有?”
陶敏搖頭說道:“我當時只顧憤訴我的滿腹幽怨,不曾問她名號,但卻記得她臉上一點特徵!”
皇甫端大喜問道:“是什麼特徵?”
陶敏笑道:“她在近眉心處,有一紅痣,左嘴角下方,有一塊指甲大小的不甚明顯黑記!”
皇甫端把侯姓少婦的這兩樁特徵,緊緊記在心頭,遂與陶敏繼續上路,循著人入川方向,緩緩行去。
陶敏見他仍把人皮面具戴上,不禁失笑說道;“皇甫兄,你我業已各自表明真實身份,卻還要戴這面具則甚?”
皇甫端苦笑說道:“因為那位假皇甫端,定然與我相貌神似,我遂不得不暫時易容,以避免意外麻煩,並減少對方的警惕成分。”
陶敏聽得連連點頭,伸手入懷,取出一隻白玉小瓶,從瓶中傾了少許青色藥粉,向皇甫端揚眉笑道:“皇甫兄,這是極好的易容妙藥,你不妨和些清水,擦在臉上試試,若有神效,豈不比鎮日戴著面具,來得舒服些嗎?”
皇甫端接過藥粉,灑在所用絲巾之上,以泉水濡溼之後,便向面頰擦拭。
陶敏看得含笑叫道:“皇甫兄,這藥量足夠,你要連著頸項,及兩隻手臂,一齊擦拭,否則,便會被人家看出破綻來了!”
皇甫端如言把面頰、頸項、及手臂等部位完全擦過,陶敏又揚眉笑道:“皇甫兄,你且到清泉之前,臨流顧影,看看誰還能認出你是‘七絕玉龍’皇甫端嗎?”
皇甫端摸出“肉球先生”古今通所贈的那面銅鏡,一照面貌,見臉皮業已變成焦黃的色澤,哪裡還有自己原先那種恍如宋玉潘安的翩翩容光?
頸項、手臂之上,自然也與面頰的膚色相同,遂大喜過望,收起銅鏡及人皮面具,向陶敏深深道謝。
他們不奔“幕阜”,徑赴四川,是採取由湖北溯江,順遊三峽的一種走法。
途中安然無事,但到了湖北武昌以後,卻聽得了一樁驚人訊息!
因為皇甫端與陶敏既抵武昌,便自然而然地,同去名馳宇內的“黃鶴樓”頭,眺賞景色!
湖北“黃鶴樓”與湖南“岳陽樓”,固有仙賢遺蹟,題詠極多,陶敏頗愛詞章,遂負手徘徊,一一誦讀!
皇甫端等她看過一遍以後,含笑問道:“敏妹.這‘黃鶴樓’頭的題詠之中,佳作雖多,俗句亦頗不少,你喜歡……”
陶敏不等皇甫端話完,便自指著兩副對聯,介面嬌笑說道:“詩詞為數太多,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我也不願看了!
但這兩副對聯,一副典雅清麗,一副峻語盤空,倒還都作得不錯!”
皇甫端順著陶敏手指看去,只見那兩副對聯,確實書法及意境均佳!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