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頁)
英宗面對這顆血淋淋的人頭,嚇得驚撥出來:人頭?這……這是……
于謙:回皇上,這就是桃源王的首級。
英宗一驚:他……他死了?
于謙:桃源王自知有罪,愧對皇上,已引咎自盡。臣特帶桃源王之女,向皇上獻上桃源王首級。
這一來,廷上又是風雲突變,英宗的臉上平靜了許多,他似乎鬆了口氣,微微點頭。
女貞撲通跪下:民女拜見皇上、太后。
英宗擺出嚴厲的樣子:這位姑娘,你且從實招來,你手上捧著的,可真是桃源王首級?
女貞抽泣著:回皇上,正是家父首級。
英宗終於一塊石頭落地:好,好!
女貞淚流滿面,突然發出一聲呼喊:皇上,家父有冤哪!
英宗吃了一驚,斥責地:有冤?他……他自立為王,那是謀反,何冤之有?
女貞愴然地:家父對皇上赤膽忠心,他是為皇上而死啊!
英宗連連訓斥:荒唐,荒唐!
女貞:請皇上、太后聽民女細細道來,家父因見流民四起,怕危及社稷安定,自願出頭,做了桃源王,在十萬大山中,管束百姓,自力更生,與世無爭。今見皇上派兵進剿,家父自知朝廷成見已深,情願將一應幹係獨自承擔,慷慨赴義,一是向皇上表明心跡,二是望皇上善待數十萬無家可歸的百姓。
孫太后聽了,慨然而嘆:這位桃源王倒是條漢子!
女貞:皇上,家父首級在此,你難道還不信嗎?
英宗也被女貞這番話震驚了:既然如此,那朕對桃源王所犯之罪,就不予追究了。至於這個首級嘛,送回安葬了罷。
女貞:謝皇上。
英宗:起來吧。
女貞捧著木盒子站起來,眼淚又流了出來:爹,皇上不怪罪於你了,現在你可以瞑目了吧?爹啊――
女貞哭得異常傷心,孫太后看著女貞孤苦伶仃的樣子,心裡一動,向她招了招手:這位姑娘,你且過來。
女貞向孫太后跟前走了幾步。
孫太后慈愛地:剛才哀家見你為父伸冤,情真意切,小小年紀,真是難能可貴。哀家問你,你家中可還有親人?
女貞:回太后,爹死後,民女就剩孤身一人。
孫太后&ldo;哦&rdo;了一聲,沉吟了一會,點點頭:那這樣吧,你就留在哀家身邊,如何?
女貞沒想到孫太后竟然會收留她,便遲疑地轉身看了于謙一眼。
于謙急忙上去:太后慈悲為懷,女貞姑娘如蒙太后收留,那是最好不過。
女貞見于謙如此表態,撲通一聲跪下:民女情願服侍太后。
二 疑難重重(2)
孫太后笑了:好個伶俐丫頭,哀家可沒看錯人哪,哈哈。
女貞:太后恩情,民女感激不盡。
孫太后:快起來吧,來來,到哀家身邊來,從今往後,你就是哀家的人了,啊?
女貞站起來,抹了抹淚:是,太后。
廷上的形勢發展到如此,王振也是始料未及,只得恨恨地站在一邊,靜觀其變。
孫太后看著于謙:於愛卿,你還有何事要奏,儘管直言。
英宗:對對,於愛卿,你說,此事該如何了斷?
于謙:臣剛才說了,數十萬百姓流落浙、皖兩省邊界十萬大山中,開墾荒地,自給自足,非為謀反,只是尋一條活路,皇上萬不可降罪。
英宗沉吟了一下:唔,朕自然不會為難百姓。
于謙:桃源王之事既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