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肥皂也不是那麼容易造的(第2/2 頁)
話好辦。不就比體溫稍微高一點, 我們用手試試,比較熱乎不就差不多了嗎?”
於是這樣又試了一次,終於效果好了一些,基本上可以用了。 大家一陣歡呼,但二人還是不太滿意。王有志算了算賬:光這三次實驗, 草木灰用去了接近六十斤,豬油也用了十來斤,結果還是不太讓人滿意。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錢都花完了,還是做不出來拿得出手的肥皂,畢竟宋朝是有肥皂團的。
倆人又商量一晚上,還是沒有好的解決方案,只是決定目前還處於小試階段,一次用原料兩三斤就行,不能再十斤二十斤的用了。另外豬油和鹼液的比例要確定下來,不能隨手倒。
第二天早晨,高全起來晨練,順便看一下“工廠”。發現昨天昨天剩下的鹼液放在鐵鍋裡,把鐵鍋腐蝕了,好在情況不嚴重。他趕緊把王有志叫起來,跟他商量這個問題。大家都上過中學,學過化學,知道鹼液酸液都要用玻璃或者瓷器來裝。但玻璃暫時沒有,如果說用瓷器的話,那麼大的瓷盆得多少錢?
,!
高全建議用大陶缸,原來農村裡有大水缸,現在一些寺廟還有。瓷器耐腐蝕,陶器應該也差不多吧,不行就定做,要求裡面也刷滿釉質。唉,這又是一大筆開支。
關於豬油和鹼液的最佳配比,如果一點一點試,太費錢了也太費時了。現在他們是兩條都不佔。王有志想起來網上經常有人講華羅庚優選法。他原來做外貿時,去工廠裡監督,還有些返聘回來的老師傅用這種方法,特別有效。說幹就幹,他們試驗區間畫在一張紙條上,用黃金比例0618不停地除錯。這樣做下去,一般五六次試驗就可以找到最佳比例。
他們很幸運,到了第四次實驗就找到了,又試了兩次都是這個比例。他們花了兩天時間,終於成功了。他們不顧一身草木灰,滿手豬油,趕緊躲到臥室裡,關好門窗,用阿拉伯數字和簡體字,還夾雜了英文,把這些訣竅和關鍵資料都記下來。當科學家真不容易啊,這麼簡單的山寨肥皂製作都勞神費力費錢至此。
等質量和工藝完善了,王有志又痛下血本,搞了一套燻蒸的陶瓷工具。他以前泡過一個直播煉精油的姑娘,知道怎麼製造,其實挺簡單的。他發動村民們去採集各種花來煉出精油,和羊奶蜂蜜一起摻在肥皂裡製成了香皂。這個配比要求低,他圖省事,直接用10,香味並未太淡,大功告成!
王老闆宣佈放假,孩子們回家探親。高全本來想讓蘭竹苑那邊的幾個孩子帶幾塊香皂給範大,看看蘭溪范家是不是有興趣。王有志吃虧吃怕了,說等做起來,找範海,或者直接去拜訪香溪先生吧。他和高全兩個人痛痛快快的用香皂先洗了個澡,渾身清爽,覺得終於過了一回接近現代人的日子。兩個人抱頭痛哭,事業終於邁開了第一步。忽然又發現還光著,趕緊又分開。
:()南宋北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