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解決問題的辦法(第1/3 頁)
舒聖福是計委的一名中層幹部,聽了女兒轉訴的她的同學的高中同學一番話後,心情久久的無法平靜下來。
不說別的,最近計委討論最多的就是關於大學收費的問題,如今國民收入不高,大學院校如果面向大學生實行收費政策後,很多貧困地區的學生,千辛萬苦的考上了大學,卻沒有錢交學費,甚至連來京城的路費都沒有,這是大家最為擔心的問題。
但是如果繼續免收學費,實行津貼補給制度,將會耗費大量的財力,國家財政部門又實在是負責不起了,財政上的壓力太大了,國家的經濟也並不富裕,根本支撐不住。
更何況國家想要加快發展的速度,就必須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培養更多的大學生,創辦更多的大學,大學擴招也是未來必須要走的路。
本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由於高等教育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世界各國都投入了相當多的資源,發展本國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由此獲得了非常迅速的發展。
然而,高等教育擴充套件政策的成功實施,也使各國政府逐漸認識到,世界上沒有一個政府的財政預算,能夠完全滿足其公民對高等教育的需求。
在這種背景下,讓學生、家庭及社會分擔高等教育成本或進一步加大成本分擔的力度,以調動私人資源支援高等教育發展的成本回收政策,逐漸成為國際高等教育財政的一個重要趨勢。
換一句話講就是,要想讓更多的國民接受高等教育,讓更多的人可以上大學,就必須要從津貼補給制度向收費制度轉變,大學收費就是一道過不去的坎。
1986年,黴國紐約大學校長、經濟學家約翰斯頓出版了《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擔:英國、聯邦德國、法國、瑞典和美國的學生財政資助》一書,提出了著名的成本分擔理論,即應由納稅人(政府)、學生、學生家長和社會人士(捐贈)共同分擔高等教育的成本。
此後,“成本分擔”論逐漸成為世界各國制定高等教育學費政策的重要理論依據。而成本的補償則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基礎。
此外,高等教育收費還以多種理論為依據。如個人回報率理論認為,接受教育的成果體現為一種能力的增量,接受高等教育者在未來工作中,較未接受高等教育者能獲得更多的收益。
高等教育具有較高的回報率,按照“誰受益誰付費”的市場經濟基本原則,受益者應承擔所付出的成本。
如高等教育產品性質理論,現代經濟學理論將社會產品分為純公共產品,準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高等教育則具有準公共產品的特點:能夠帶來社會效益,提高綜合國力,同時使受教育的個人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較多的就業機會和較好的工作崗位。
換一個通俗的說法就是,接受高等教育就等於是一種個人對未來的投資,
這種準公共性決定了高等教育受益者即國家、社會和個人,要共同承擔高等教育成本。
長期以來,資金不足一直困擾著華夏教育發展,而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性質不同,其人力資本投資的性質更加明顯。
有關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投資中小學教育,比投資高等教育更有效率。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華夏國的現代化程序,以及居民實際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們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愈加強烈,而由政府包辦一切的高等教育財政體制,顯然不能適應高等教育迅速發展的需要。
為了緩解公共教育資源不足的壓力,保障高等教育的質量及規模的進一步擴充套件,高等教育投資的多元化是政府的必然選擇。
因而,政府對教育的公共投入逐漸向基礎教育傾斜,對高等教育實行收費制度,有其經濟上和全域性上的合理性。
伴隨著大學高校開始收費,一個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