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上層的鬥爭(第2/2 頁)
繼先豈不是同謀?因為他勢力顯然比王有志大多了,所以本來就經常彈劾他的御史們肯定會說他才是謀反的主謀。
在王繼先運作下,查出王五娘乃是王文修的佃戶,而且從小就天天說自己以後要當皇后。如果說這算謀反證據的話,王文修這麼多年不聞不問知情不報,豈不是同謀?
更何況他們找人到大理寺細查,發現所謂皇冠龍袍、鳳冠霞帔不過是從戲班子裡拿的道具,純屬栽贓陷害。
有了這些證據,吳益和王繼先理直氣壯,跑到官家面前嚎啕大哭說王文修陷害他們,王有志獻了醫書又獻千年何首烏,怎麼可能謀反?王繼先這次主動給千年何首烏背書。
他們又辯稱王有志就是一介商人,從古至今焉有商人造反者? 吳皇后聽說了,也趕緊過去跪著請罪。
王有志的產業還有僱的人已經上了規模,他折騰的事也不小,又接近吳益和王繼先,早就可以入皇城司的法眼了,所以趙構案子上御案上,也收到過幾份關於王有志的報告。
趙構經歷的風雨也多了,一聽就明白怎麼回事兒。
,!
不外乎是王文修想謀奪王有志的財產,阜康商號的絲織品、香皂、大米、羽絨服等產品,生產能力太強衝擊了很多行會,和很多江南士族的織坊還有絲綢生意,而且吸引很多周圍計程車族的佃戶放棄土地去阜康商號打工,阜康在開礦和運輸的時候,也與周圍計程車族爭利。
阜康賺錢太多,崛起太快,讓人眼紅,很多士族都想去搶。
這後面還有牽扯到吳皇后家,趙構對自己這個患難妻子還是很照顧的。吳益跟秦檜家勾結得如此之深,秦檜死後所有秦黨都遭貶斥,吳益也遭到彈劾。但是趙構依然護著自己這個小舅子。
王家本來就勢力龐大,後來雖然沒有再出宰相一級的人物,但利用秦檜近二十年當朝,勢力不但沒削弱,反而擴大了。這樣的大士族,需要不時敲打一下。
王有志做的事情,收攏歸正人,開礦開廠增加稅收,跟士族爭利,這都是趙構喜聞樂見的事情,所以他對王有志並不排斥。他甚至覺得吳益確實長進了,發掘了這麼一個能賺錢的人才。
但現在大部分江南士族和行會都無法容忍王有志,而且王有志已經逃走了,他自然也不會去救他。
其實就是王有志不逃走,他也不會救,他就是這樣一個習慣於犧牲下屬的皇帝。按他的想法,這個事情到此為止,但樹欲靜而風不止,有些事不是哪個人能說了算的,哪怕貴為皇帝。
:()南宋北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