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王老員外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第2/2 頁)
抵當所,還是跟咱們是老關係。就算是那幾大家都掏出老本來,拼財力他們也是拼不過我們的。他們聽起來家財也不少,但大部分都是農田山林房舍,不是現錢,而我們多的是現錢!此一勝也!”
王老員外一拍桌子,接著說:“王侉子他有心算無心,先下手收了剪子和生絲佔了點便宜。但是他有多少織機呢?他能有三百架嗎?”王老員外環顧四周,見在座的人都在搖頭。這事根本不可能,綾錦院才三百架,這是以朝廷的財力建的,其他人怎麼可能有這樣的規模?
王老員外算是最大的織戶,也才二百多架織機。織機也不是隨便哪個木匠就能做的,織造行會沒查到周圍哪些大的木匠鋪接到多少訂單。
王老員外又一拍桌子:“就算他三百架織機好了,我們整個行會有多少?一千架只多不少!此二勝也!他有多少大工?此三勝也! ”
大工就是熟練工人,按現在的評級應該是五級工以上的大師傅。這個是有數的,沒有三四年練不出來。明顯沒有人來大規模挖大工。北方的絲織業要弱於南方,開封周圍雖然有不少織坊,但大部分織工早就逃往江南,被當地的織坊收編。靖康之難已經過去二十五六年了,還有多少熟練織工再南逃?
王有志那邊的歸正人當中,多是京東東路人,可能有能打架的。但是說熟練的紡織工人,不敢說一點沒有,但應該微乎其微,一萬個人當中能有十個八個就不錯了。就算他走了大運,也不可能蒐羅到上百個大工。還是料敵從寬,就算有,也遠遠不能跟行會的一兩萬大工比。
王老員外目光爍爍,掃射著參會的人:“他與各地的商鋪,各路的行商關係如何?是否有我們熟?”
周圍人又是一陣大叫:“當然不能比!”
“他才來了幾年?一年都不到。商場人脈,沒有三年以上的合作,誰敢深信?跟我們比人脈,簡直就是叫花子跟龍王比寶!”王老員外啪的又是一掌擊在桌子上,“此四勝也!我再問一下大家,你們現在虧錢了沒有?”
大家都搖搖頭,其實沒有虧損,只不過說比平時少賺了。那時候絲綢是可以當錢用的,織坊就等於制幣廠,這幫老闆暴利賺慣了,少賺了就難受的不得了。
王老員外又問:“你們的成本有多高?咱們不算自己繅絲的,就算買了生絲來做的。生絲現在是漲價了,一匹的生絲能有一貫錢嗎?”眾人搖頭自然是不到,也就五六百文。
:()南宋北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