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接人了(第1/2 頁)
謝晚星吃了中飯便回去了,不過她沒和鬱先生提孫大夫被宮裡叫走的事情,雖然她很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有時候好奇心太重也並非好事。
下午上了課她還跟著程慧去了一趟工坊那邊,村裡人都在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忙碌著,這熱水袋工坊一下子便是做了不少。
馬上要入冬了,天氣日漸寒冷,這熱水袋要是貨備得足,只要上架必定能在市場上賣個大爆。
程慧最近心情格外舒暢,一想到馬上入冬熱水袋就能大賣,彷彿已經看到白花花的銀子滾滾而來,她滿心歡喜,就等著在家搓手數錢了。
為了能更直觀地感受家中財富的增長,她特意在空間裡擺了好幾個大筐,專門用來盛放銀子,那些亮閃閃的銀錠在筐裡碼得整整齊齊。
另外,她還準備了一個精緻的大盒子,用來存放銀票,就這麼大剌剌地把錢放置在空間裡,謝松林明日就要出門了,隨身帶錢也是不安全,放在空間裡隨時想用多少就有多少,十分方便。
謝松林在村裡的最後一天也沒閒著,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帶著家裡幾個孩子去村口迎接前來授課的先生們,謝松林還以為沒幾個人,結果這一下子來的先生確實是不少,甚至其中還有兩名女先生,這實在是難得。
接到了先生們,一行人剛到村口,就受到了村民們的熱烈歡迎,因為林堅也在村裡宣傳了一下,所以村民們也都是早早地就到了村口等候。
其實村裡的學舍和先生們的住所幾天前就已經造好了,最近幾日都在進行收尾的清掃工作。裡面的桌椅都是新的,各個角落都打理得乾乾淨淨,謝松林對這學舍格外上心,還特意定製了一個牌匾。
這門牌上面的字乃是鬱先生親筆所題。
名字是謝晚星的取的,說起來也巧,和趙老爺子的書院名字僅有一字之差,名為長風小學。
鬱先生看到這名字後,也是想到了趙老爺子的書院,便是問道:“這‘長風’二字,有何深意?”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謝松林緩緩說道:“我希望在這學舍讀書的孩子們,都能有乘風破浪的勇氣和決心,無論將來遇到何種艱難險阻,都能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實現自己的抱負,像那揚起雲帆渡過滄海的船隻一般,抵達成功的彼岸。”
鬱先生聽後,不禁點頭稱讚:“好一個‘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啊,不過何為小學?”
謝松林突然反應過來鬱先生並不知曉現代小學的概念,他解釋道:“鬱先生,此小學非傳統蒙學之意,我所說的小學,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會將孩子們按年齡劃分,集中授課,所學內容更為廣泛,除了傳統的經史子集,還會增添諸多實用之學。”
鬱先生面露好奇,追問道:“哦?增添哪些實用之學?還望謝東家詳說。”
謝松林興致勃勃地說道:“比如自然之學,讓孩子們瞭解天地萬物的規則,像風雨雷電為何產生,花草樹木如何生長;還有算術之學,不只是簡單的計算,更有複雜的數理邏輯,日後對經商、建築等皆有大用;再者是地理之學,知曉天下山川地貌、風土人情。”
鬱先生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道:“只是如此一來,與傳統科舉之路似有偏差,孩子們日後如何入仕?”
謝松林笑了笑,說道:“鬱先生,時代在變,教育也需變革,並非所有孩子都要走科舉入仕這條路。習得這些實用之學,孩子們將來無論是從商、務農,還是從事其他營生,都能有一技之長,為自己、為家族、為這一方水土謀福祉。而且,多學些知識,對參加科舉也並非毫無益處,說不定能另闢蹊徑,為朝廷輸送別樣人才。”
鬱先生聽後,緩緩點頭,眼中露出讚許之色:“松林果然眼光長遠,這般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