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3/4 頁)
秋收,一大筆錢糧入賬讓朝廷和幕府都顯得十分滿足。
自應仁之亂幕府衰退以來,朝廷的日子就越過越難,明応政變後幕府的名譽喪盡,朝廷也跟著過了幾十年窮日子,天皇賣畫大臣賣菜的笑話在京都傳了好多年,到現在九條稙通還因為破產而躲在攝津過苦行僧的日子,吉良義時為朝廷和幕府奪回丟失的御料所,朝廷與幕府內的所有人都要承他的情。
今年的大朝會,被舉辦的非常盛大,不但畿內的大名先後送來獻金,連遠國如九州島津、陸奧南部等偏遠武家也送來一份獻儀,往常這些大名總是隔三差五中斷幾年,大名不來朝見獻禮幕府也不好說他們,沒有話語權說什麼也沒用,現在幕府打了勝仗,這些大名果斷見風使舵的貼過來。
吉良義時身為正五位上的穿著就要非常講究,此時他穿著正式上朝的衣冠裝束,正五位所著緋色袍服顯得的極其鮮豔,山本時幸作為家內重要陪同前往,一起參加朝會的還有中條時秀,作為幕府有力的奉公眾一人,他已經被任命評定眾,這同樣也是中條家的世職。
這幾個月,中條時秀也跟著吉良義時在京都活動,不過他的人物有所不同,在幕府評定眾裡參與幕政,代替吉良家往來於幕府與坂本之間作為疏通聯絡,沒過多久就被足利義藤單獨召見,看的出足利義藤有挖人的打算,只不過中條時秀對公方的暗示招攬不為所動,讓足利義藤很是氣惱。
新年伊始,朝廷與幕府就聯合發出詔諭,禁止諸寺土葬諸事宜令,日本土地稀少禁止土葬是應有之義,足利義藤就在藉此機會宣佈幕府復歸的訊息,並以此拉開幕府公方的活躍時代。
同時又一個不屬於日本的勢力第一次進入京都,葡萄牙的耶穌會傳教士弗朗西斯科·德·沙維爾,明朝的正式譯名為聖方濟各·沙勿略,這位著名的傳教士從九州來到京都,為的是尋求朝廷與幕府的傳教許可。
沙勿略在十二月初抵達堺町,在堺町豪商日比屋了珪、小西隆佐的熱情款待下居住半個多月,而後在正月來臨前趕到京都,本意是想趁著新年裡在京都大肆活動,他的活動還真起到了作用,在堺町商人的金錢開路下,沙勿略先後拜見天皇與將軍。
吉良義時也恰好碰上他來覲見足利義藤,作為歷史名人見見古代的先賢也是挺有新鮮感的,當然他也不打算招惹這個比一向宗更麻煩的宗教,只能坐視這位傳教士失望而去。
沙勿略所求的傳教權是朝廷和幕府不能允許的,南蠻教的全國傳教許可、建立教區,在這個有神國之稱的過度裡這簡直是痴人說夢,南九州薩摩一帶曾經因為鐵炮東傳修建過一些南蠻寺,起初許多農民以為這是佛教的新宗派而接受洗禮。
後來漸漸有人發現南蠻寺根本不是一回事,斥說神佛是偽神異教徒,立刻引起農民的不滿,在南九州的南蠻寺先後被燒,事情鬧到島津家不的不派人進行調查,後來發覺南蠻傳教士的教義大異於日本宗教,就不再過問了。
中世日本是個傳統的佛教國家,還曾接受道教與儒教的思想,屬於典型的東方文化社會,南蠻教在這裡註定要遭受打壓和排擠,哪怕吉良義時記不清具體,也知道大概什麼時候這些傳教士會倒黴,如果真和他們接觸多了以後說不定真得沾上點不太美好的殊榮,不過葡萄牙商人還是要接觸的。
“聽說葡萄牙人送給大友家一門大炮,這門大炮據說威力巨大被大友義鎮命名為‘國崩’,如果葡萄牙人也能送他一門就好了。”吉良義時暗想著大友家的那點家底,據他所知葡萄牙人的火炮也就一般般,而後崛起的西班牙才是更厲害的國家。
自從天文十二年遇到鐵炮傳入九州,葡萄牙商人來往九州次數越來越頻繁,這幾年已經開始在平戶和長崎定居下來,並建設了南蠻寺和醫院,一股不屬於日本內部的力量在推動著這個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