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終於得見(第四更,求首訂)(第2/2 頁)
擺設,這樣的切口縫合,是不依靠縫線的縫合,是理念上的縫合。”
如果方閒的縫合術達不到5級,壓根不知道縫合其實是一種理念,縫合的目的就是對合,這也是縫合術4級的第一種理念。
那麼從客觀分析,只要能夠達到對合目的,使得創面間進行癒合的,就是縫合,不侷限於最樸素的縫針、縫線形式。
當然,方閒也趕緊說:“可具體是什麼,怎麼去表現出來,暫時我還回答不了,很抱歉。”
“但可以提一點,那就是擁有4級縫合術,會讓我們有一種底氣,去依靠縫線把這些特殊切口給對合起來,這是最後的兜底。”
“但有了替代品。”
“換個方式理解或許可以理解為,七八十年前,樹皮樹根可以當食物,如今也可以,只是沒必要,但它的存在,仍然是一種食物源,有備無患。”
科技是在發展的。
二十年前,感染外科、神經外科的縫合術依然重要,但是在如今,這兩個外科不單純地要求縫合術的水平,就是發展帶來的時代便利。
有了良好的工具,自然相關科室的醫生不必要特別專注且苦哈哈地去練習縫合術了。若是以後,手外科、美容外科以及燒傷外科也有工具發明出來,或許這幾個科室的從業者,也不需要苦哈哈去練習了。
問題到了這裡,大家也就都懂了。
不再糾結。
當然,兩個問題不可能解決所有疑惑,但是能夠解決最有興趣的疑惑。
張宇馬上開始:“方師弟的年紀雖然比我們輕,但可以看得出來,他的理論、認知、操作,都要比我們更加深厚與紮實。”
“知識儲備比作蛋糕,他至少一米,我們能有十厘米都是王婆賣瓜了吧?”
張宇在側位拍馬屁。
方閒則直言:“張師兄,這麼吹捧過分了哈。”
張宇則糾結而幽怨地看向方閒:“對不起對不起,是我的錯。”
“我不應該這麼說。”
張宇先道歉,最後賣了個關子五秒,脫口而出:“最多,一厘米。”
整一個活寶。
不過,話題已不正,就沒人再給張宇面子,作為年長的秦垚一直接把張宇賣了:“張宇,是誰昨天說,方閒和手術室那群逼高傲得二五八萬。”
“你若是看到了他們的真實水平,非得把他們打成二百五的。”
張宇立刻脖子一縮:“秦哥,你是我親哥,但你也不能栽贓陷害——”
張宇話未畢,肝膽外科更為老實的熊仲聲出刀破防:“我可以做證,他說了,閒哥。”
董瑤則樂呵呵說:“我也可以做證。”
張宇非常果斷地脖子一伸,對方閒信誓旦旦說:“閒哥,你以後叫我張二五!我說的。”
能屈能伸,如大漢子立世。
為求見真知。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