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鄭芝龍(第2/5 頁)
魚鱗圖冊乃是大明朝登記土地的賬本,而黃冊則是用於登記人口戶籍的。
大明開國之時,太祖便下令核查天下土地人口,登記好後便送去南京玄武湖的中心島上封存。
畢竟,
土地人口,是實在得不能再實在的國本。
但朱由檢登基之後,因著直隸清畝分田,又跟畢自嚴他們調了下魚鱗圖冊和黃冊,發現人口土地比之兩百年前,並沒有太大出入。
當時朱由檢便笑了。
“太祖開國之時,上承元末亂事,正是人口凋敝之時,故而衛所軍屯等等事物,都能夠推行下去,成為當時之善政。”
“誰知道如今承平二百多年,這人口都沒怎麼增長的,可見我大明朝這麼多年的日子,跟元末差不多?”
此話,不過冷嘲熱諷。
黃冊和魚鱗圖不見怎麼變動的本質原因,還是在於朝廷的憊懶和地方鄉紳的侵吞。
丈量天下這件事,實在是太過於艱苦了,根本不可能隔幾年就來一次,朝廷平時也沒有多大的心思,去關心民間土地的變動。
對掌權者而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老百姓手裡的田地變動,跟權貴有什麼關係?
只要他們想要,那土地便會乖乖到手,怎麼可能認真的走流程,去登記魚鱗圖?
朱由檢心中有計劃要去做這件事,但手上還沒有足夠的錢財人力,在直隸推行分田,其實若非天子態度強硬,權威仍在,勇衛營的刀子也鋒利,推行起來也十分勉強。
,!
“人口既增,那墾荒可多,哪怕前三年會免稅鼓勵耕織,但等三年之期一到,朝廷稅源便可增加。”畢自嚴又道。
錢龍錫不由皺眉道,“天下土地又有多少,足以給這些人耕種?”
畢自嚴呵呵一笑,“天下土地如何不多?”
“不說待西南安定,朝廷騰出手去改土歸流後,便能開墾出大片新的田地……就說鄉紳士人手中,誰沒有多出來的田地?”
“這麼多的地,難道還不夠那些脫離賤籍之人種的?”
“錢閣老莫不要覺得,賤籍人數會有很多吧?”
歸根到底,
賤戶也只是個少數群體,而且分散四處,要真給他們安排起來,只要朝廷上下一心,嚴加把控,完全可以將之安頓好。
實際上,直隸眼下也有很多沒有開發的土地,要不然這麼多年,也不會源源不斷的接收著來自遼東的流民,而沒引爆“人多地少”的問題。
錢龍錫最不願聽到“清丈田地”這般字眼,一聽到便渾身癢癢,覺得有人在背後對著自己指指點點。
他乾脆對韓爌說道,“不知韓閣老意下如何?”
韓爌板著臉只道,“天子登基本當施恩於天下,如今大赦賤籍,亦是天子仁德之舉,老臣自然無話可說!”
“錢閣老,你我身為臣子,當為天子盡忠盡職……陛下既然仁愛賤籍艱苦,且又是以援助水師為本心,那你我又何必多言?”
“廢除賤籍之後可能產生的波動,才是你我應該考慮的!”
天下本就不安定,當今天子雖說在很多方面上過於“輕佻”和不自重——
比如喜歡跟宮中奴僕交談講話,甚至還與之同桌共食;對待臣子有時因氣而隨意處置;沒什麼“親親之義”,苛待宗室親王等等。
可好歹其本意是為了治理好大明江山的,而且比起之前侍奉過的皇帝,崇禎天子已然足夠勤政,足夠英武,足夠知人善任。
韓爌有什麼好反對的呢?
錢龍錫訕笑兩下,便點頭說道,“既然諸位心中已有成竹,那錢某就不再擔心了!”
其後,又有幾位閣臣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