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束不的(第2/6 頁)
然後又下令,讓前線正在養傷恢復的將士出城浪戰。
孫承宗也是考慮到這一點,才選擇了燒錢築城這條路。
起碼一步步修城往前推,然後利用城上火炮阻擊韃虜,總比一波又一波的精銳被後方沒上過戰場但極為自信的文臣們逼著出城送死的好。
也怪不得邊軍一副賴皮德性,
實在是被朝堂上的公卿給折騰怕了。
朱由檢忽然說道,“韃虜正受困於天災無力西出,東蒙諸部正惶惶然無措受包夾……朕前去遼東所在,親自招撫他們,如何?”
勇衛營是朱由檢一手帶出來的,
他並不擔憂遇到戰況無法解決。
眼下蒙古正在搖擺期間,而大明龜縮已久,並不是一兩場耀武揚威,就能輕易吸引其來投靠的。
束部那是自己家業不大,又靠近長城,知道兩千人足夠保住自己的安穩,這才爽快跪下。
可其他部落卻不一樣。
所以朱由檢想,要趁著這難得的空檔期,趁虛而入草原之中,必然要下重注。
但他除了勇衛營,也拿不出更多的兵馬了,只掏錢的話,和過去給撫賞又有何不同?
人沒有錢沒有,
不如他這個皇帝親自走一趟,以示重視。
劉若宰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腳尖,發現並沒有在發抖後,便深深一躬,對朱由檢道,“陛下,臣斗膽問一句,可安排好了監國之人?”
,!
大明朝皇帝也不是不能出京。
實際上從太祖成祖,到打進蒙古內部的英宗,都出京過。
但按照制度,既然天子出京,那自然要安排個可信之人坐鎮京師,而且這人應當為親近皇族,以免被人鳩佔鵲巢。
太祖時是懿文太子,
成祖時是仁宗,
仁宗宣宗時是襄憲王,
英宗時中宗景泰帝……
為什麼武宗亂跑這麼讓老臣激動?
一來是武宗當時的確少年,且無子嗣,一旦在外出事,便要朝野動盪。
二來是武宗不走流程,哪怕力排眾議強行出行也好,不安排監國,不告知大臣,偷跑是怎麼一回事?
任誰第二天聽說皇帝失蹤了,都得腦充血啊!
朱由檢之前跑來跑去,也就在直隸活動,朝政事務加急傳送,一二日便得回覆,比神宗有效率多了,加上天子一力堅持,這才勉強讓老臣接受了,也沒提監國的事。
朱由檢不語。
劉若宰繼續盯著自己的腳尖,也不直起身子,自顧自的說道,“那陛下心怡福王還是潞王?”
朱由檢頓時哼了一聲,“福王潞王,朕誰都不要!”
還是那句話,
按照帝王出京之規制,監國之人當從其親近者中選取。
而先帝無子,光宗血脈也唯當今天子,只能再往上追溯,找到神宗那一代去。
福王乃是神宗之子,天子之叔,親親至極。
潞王則是神宗之弟所傳,當代潞王也是天子之叔,仍舊親親。
不過朝野也都明白,
這兩位王爺都不是啥好人。
福王跟光宗爭太子之位,鬧出來了國本之爭。
第一任潞王仗著自己是神宗親弟,肆意妄為,陵墓甚至超出了親王規格,李太后去後,這位作惡多端的王爺便知道自己最大最硬的護身牌沒了,沒多久即驚懼而死,當代潞王受父親言傳身教,也沒在封地做什麼人事。
朱由檢對上這二位類人,自然不會去管什麼“親親之義”!
相反,
今年年初朱由檢便藉著“新帝改元未曾上表祝賀”的理由,派人去將這二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