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劉若愚(第2/3 頁)
一日可以講完。
朱由檢便讓劉若愚從“軍、政、民生”三方入手,簡要概述,不必摻雜個人見解。
於是劉若愚雙手置於膝上,微微低頭,將大明朝自太祖以來大事,一一為朱由檢告知。
而朱由檢也的確是個態度端正的學生。
他安靜聽劉若愚述說過去的故事,只在一任舊帝換新皇時,才對前任帝王發表一兩句感慨。
當朱由檢得知太祖之事時,拊掌大嘆道,“真英雄也,我輩當仿效之!”
當劉若愚講到成祖時,朱由檢也不覺其靖難有何不對,也讚歎道,“五徵漠北,亦英雄也。”
輪到仁宣之治時,朱由檢只是略做讚歎,卻不忍搖頭道,“興文匽武,於國不祥;宣廟早逝,恐要生亂。”
果不其然,
劉若愚講到了英宗親征瓦剌,卻兵敗被俘之事。
朱由檢早在聽到英宗年少,唯宦官王振所從時,便皺起了眉頭,等到聞此訊息,當即拍案而起。
“昏君!”
“庸君!”
“無能!”
“國朝煌煌之勢,斷於其手矣!”
即至景帝,朱由檢才勉強平復下心情,繼續安靜聽講。
只是輪到英宗奪門之變復位,且貶景帝殺于謙廢功臣,治理出荊襄之地百萬流民時,又忍不住怒斥道,“遭逢大變,本色不改,真是廢物!”
劉若愚只低頭不語,靜待天子罵完。
殿內不多的宮人,也只當自己聽不見這不孝之語。
隨後再有憲宗、孝宗、武宗等朝,直到天啟。
,!
朱由檢越聽到後面,越是拍案叫罵,尤為痛惜大明朝的“蒸蒸日下”。
“這麼一看,國家社稷到了朕這一代,似有傾覆之象啊!”
他拍了拍自己的額頭,感慨萬千。
劉若愚起身小心勸道,“陛下雄姿英發,必使我大明一掃頹唐,再造盛世。”
朱由檢輕輕搖頭,“何其難也!”
“罷了,不說這煩心事!”
朱由檢聽劉若愚簡明扼要的講述了一番國朝史,對這太監的才能大生好感,便問他道,“朕看你對國史侃侃而談,是有才學的,怎麼只在內直房管理文書?”
劉若愚只是沉默一瞬,隨即跪地叩首,落淚道,“老奴本名劉時敏,因惹魏忠賢、李永貞不快,故而被放置內直房。”
“老奴不願與之同流合汙,卻無力抗爭,便改名若愚以自警。”
又是魏忠賢?
朱由檢第三次聽到這人名字,不由挑眉,隨即又想起自英宗以來,多起宦官干政之事,與太祖祖訓相牴觸,頓時心生不滿。
這太監聽話有能力便罷了,既然非自己調教出來且無能害民,還留著做甚!
魏忠賢,
留不得!
“既然你是懷才不遇,那日後就隨侍在朕身邊,做朕的講史先生吧。”
“今日已遲,明日再繼續!”
朱由檢將劉若愚虛扶起身,安慰他道。
本就文人心性的劉若愚得天子呼為“先生”,又為其攙扶,只覺自己是遇了明主,受了天子知遇之恩。
於是他抹淚答道,“老奴願為陛下效死!”
朱由檢卻不願聽這種死不死的。
他的確需要人手為之做事,但不是去要人性命的。
“好生做事,朕自保你富貴,何用你犧牲性命?”
“朕看你不得志多年,似有鬱氣結心,這段時日也要好好休息。”
朱由檢又賞賜了劉若愚一些調養身體的藥物,輕撫他的背部道。
劉若愚哭的更加厲害,愈發對新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