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第1/2 頁)
尤其是來自西域的美貌胡姬,皇帝和太子不會多看一眼,都會被送到他們府上。
他坐在皇帝下首,目光掠過跪在殿中畢恭畢敬的使臣和衣著鮮艷、花枝招展的舞姬,忽然想到趙晏行刺烏勒的時候,便是作此打扮。
昨晚情形不合時宜地躍入腦海,彼時他心慌意亂,飛快地避開了近在咫尺的春光,現在雖說不上後悔,但卻不受控制地想,趙晏的身材當是極好的,穿著這身衣服,不知會比她們漂亮多少倍。
使臣退下,接著進來的竟是有幾分眼熟。
他收斂思緒,回想禮官通報的名字,才記起為首那位叫做尤鄯的,正是烏勒的孫子。
西域聯軍潰敗後,烏勒諸子被押送至京城,或處死或圈禁,只剩下這個孫子,被扶為首領,率領殘部向大周俯首稱臣。
當時有人建議趕盡殺絕,他與眾位將官、以及安西都護府的官員們商議,留了此人一命。
西域諸國林立、各族混雜,語言習俗皆不通,若收歸版圖,管理起來並非易事,洛陽鞭長莫及,卻還要支出不菲的賦稅和大量人力,去開闢那些寸草不生的蠻荒之所。
倒不如分而治之,重新委任各國首領,令安西都護府鎮守邊境之餘,在屬國之間周旋分化,讓他們永遠維持一盤散沙的狀態。就這一年多的情況來看,此計倒是頗有成效。
「陛下,臣千里迢迢而來,只為向您進獻忠誠。」尤鄯操著一口不甚流利的官話,雖然言辭被手下譯者打磨過,發音卻仍不敢恭維,「但臣有一個不情之請,還望您予以恩准。」
皇帝沒有發話,略一頷首,示意他說來聽聽。
尤鄯餘光看到隨行幕僚的提醒,開口道:「臣仰慕中原文化已久,想要迎娶一位來自天/朝上國的妻子,不知您可願將掌上明珠嫁與臣,臣定會待公主如至寶。」
此言一出,含元殿內鴉雀無聲。
人盡皆知皇帝名下僅有兩位公主,華陽公主年僅十一,他指的毫無疑問是適齡的含章公主。
姜雲琛以為自己出現幻聽,區區一個番邦首領,竟敢大言不慚地要求公主下嫁。
寂靜之中,皇帝淡淡地掃過桌案上的禮單,不緊不慢道:「貢品豐厚,足以見得閣下的誠意,但公主既為朕的掌上明珠,自然是千金不換。」
尤鄯似乎早有預料,並不氣餒,轉而請求道:「是臣僭越,不該奢想尊貴的天家公主。陛下如若願意將一名宗室郡主嫁給臣為妻室,臣也會感激不盡。」
原來公主只是幌子,這才是他的真實目的。
眾人不再驚訝,尤鄯在西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求娶郡主並不為過。
但細細數來,與含章公主年齡相近、尚未婚配的郡主,似乎只有宋國公府的明德郡主了。
據說明德郡主一心想當太子妃,被皇帝婉拒了數次,直到燕國公府的趙六娘嫁入東宮,她才有所消停,這次……皇帝會一了百了,索性將她嫁去西域嗎?
眾人各懷心思,屏息凝神等待著皇帝的回答。
「無論公主郡主,皆是父母生養、尊長疼愛,朕推己及人,著實不忍別家女兒遠離故鄉,承受骨肉分離之苦。閣下若能憑本事討得某位小娘子歡心,她甘願隨你去往西域,朕可為你二人賜婚,否則,朕也無法替你做主。」皇帝話音溫和,令人如沐春風,卻是不容抗拒,「閣下仰慕中原文化,不妨在洛陽多住一段時日,鴻臚寺會負責安排閣下的學習,保準讓閣下滿意。」
尤鄯面色尷尬,除了磕頭謝恩,也別無選擇。
-
晚宴時,番邦首領求娶公主、郡主,被皇帝婉拒的訊息已經傳開。
「也不知他在做什麼春秋大夢,」姜雲瑤嘆息道,「本朝從未有過和親的先例,更何況,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