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心不古(第3/3 頁)
人的意味,以前來村裡做遊醫的土郎中,可沒他這麼多話。
“成!
海爺你動一下左小腿,我看看。”
將手裡的小斧頭隨手丟在地上,李勝利這邊也開始了有些鬧心的診療。
“小子,這可疼著呢!
你不會治可千萬別逞強,海爺的身子骨還硬實,幹到七十問題不大。
別給你小子治瘸嘍……”
雖說嘴上不饒人,趙四海還是依照李勝利的說法動了動小腿。
藉著手電的光芒,看了一下海爺的動作,又看了一下他的臉色。
李勝利這邊也大致有了診斷結果,按照一天百十人的接診量,他之前一年至少要面對兩三萬患者。
經年累積的經驗,也不是蓋得,大致的詢問一下,他都能將傷情預估個八九不離十的。
“問題不大,最多就是骨裂。
海爺,你的腿是不是漲疼?
如果疼的扎心,你也得說一下。”
給了海爺診斷,李勝利還得給他看一下患處,這也是個確診的過程。
蹲下身,費力的解開褲腳的綁腿,海爺跟鈴醫柳爺一樣,穿的都是寬襠瘦腿的緬襠棉褲。
解開綁腿,翻起褲腳,大致看了一下小腿上的淤血狀況,基本就是他說的那樣,只是骨裂而已。
看了一下週圍的環境,地面上的枯草,做了海爺的緩衝,如果沒有枯草,只怕脛骨就要斷裂了。
“問題不大,海爺,給我照著點驢車,我給你弄幾塊夾板。
你身邊有繩子沒有?
你再試試身上有沒有其他的傷處?”
骨裂屬於小傷,對年輕人而言,打上夾板,有個十天半月的就不影響行動,三五個月就能恢復如初。
如果是中老年,這個時間要拖延一下,有一個月也差不多能自如行走了。
趙四海也被李勝利利落的動作給驚住了,聞言就把手電照向了驢車。
見小年輕利落的劈著柴火,趙四海的心裡也在不斷安慰自己,希望這小子是個真會正骨的小郎中。
利落的劈出五六塊長短不一的夾板,藉著海爺的綁腿完成了夾板的固定。
因為待會兒要動緩一下,李勝利這邊特意給他做了加固的手段。
等到了家,再重新固定一遍,就不怕扎的過緊,血脈不通了。
“海爺,成了,你試著走一下,如果疼的厲害,一定要說出來。”
雖說經驗豐富,但經驗畢竟不是X光機,不可能做到分毫不差。
標準不清晰,診斷手法語焉不詳,也是中醫被詬病的原因。
但這些都是不好量化的東西,心跳幾下可以計數,但脈搏的強弱虛浮,是沒辦法量化的。
而且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許多中醫大家說起同樣的病情,有些時候也不是殊途同歸的。
這也是中醫傳承的難度所在,相較於中醫內科,骨傷還算是比較好學的科目。
“小子,你去放兩顆小樹給海爺做柺棍,別待會兒一起身斷了骨頭。”
雖說有些認可李勝利的手法,但海爺還是有些不放心。
連車帶柴火,至少兩三千斤,生生從腿上軋過去,
趙四海可不敢認為五六根木棍,就能保證自己站起來。
萬一折了腿骨,那就真廢了,想到村裡那些臥床不起的,他的心裡不由的有些發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