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龍王祭臺(第1/3 頁)
黍江坐落江北,黑山的大雪來到這裡有些偃旗息鼓的苗頭,除了之前幾場算的上真正的雪,之後每每下雪都帶著排雨,江面水位跟著高了三四尺,長江上的漁船零零散散被拴在岸邊,幾天都看不到一人,滿是悽清寒涼。
唐璁年召集幾人在知府議事廳商討,瞭解到鹿青音並非請纓投名之輩,說話間也帶了幾分薄敬。
鹿青音裹著單株禾差人送來的淺褐流雲天鵝絨絹的長襖,直挺挺的坐在官帽椅上,細長白皙的脖頸在鵝絨領的修飾下,很是漂亮。
江見時窩在自己的鵝絨領下,眼睛一眨不眨的盯在他脖子上。
鹿青音順著茶蓋抿了口茶,溼潤了唇齒後,對唐璁年道:“大人,聽靈瑛小姐說,此案被稱為‘嬰瞳祭龍案’,連嶽小姐都聽說過,想必在民間也不是什麼遮掩的案子?”
唐璁年道:“此案在江北一帶的確不是什麼秘密,但涉及到怪力亂神,朝廷一直不怎麼插手,直到最近,太常寺少卿劉彰大人的得力門生,掌管贊禮事務的曹敬瞐,一月前慘死在江邊,這才驚動了上頭!”
“曹敬瞐?”鹿青音駭然。
唐璁年疑惑:“鹿師爺知曉此人?”
鹿青音忙道:“曹大人掌管贊禮事宜,聽說自小就有了靈通,更是對祭祀事宜熟知,為人又謙虛好學,早就成了民間的傳奇人物,都說劉彰大人對他很是喜歡,在他十四歲時就招入門中,後來祭祀事宜辦的妥帖,深得陛下喜愛,年前封了贊禮郎......可是沒想到,這麼年輕就......”
唐璁年嘆氣道:“人突然沒了,劉彰大人將此事稟給大理寺,可是大理寺還未著手去查,上面就有人下了令,要大理寺壓下這個案子!另一邊本官收到了秘密的信件,是宮內送出來的,說此案需要秘查。”
鹿青音知道信件來源不可打問,一時陷入疑思。
一旁江見時審思道:“這麼說來,唐大人也不知道此案後面的人是誰?”
唐璁年將茶蓋揭起,連同茶沿的茶葉一起送進了嘴裡,模稜兩可道:“此案無頭無序,所以還要辛苦鹿師爺和江大師了!”
過了好一會兒,鹿青音抬頭道:“唐大人,能否將案子細細講來?”
他從袖兜處掏出一本冊子,又在屋內尋了筆墨,側耳聆聽。
唐璁年再次嘆了口氣,道:“要說這案子,真是造孽啊!”
他端起茶盞的手微微顫抖:“京師與黍江之間有一富庶城廓,名曰淮歌,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此地正是放歌縱酒的君子暖鄉!淮歌最有名的地方莫過於江邊的煙雲巷,在這裡茶酒坊肆,走馬射角,男男女女競相嬉戲,人皆盈門,來往多是外客,便是妓館都分三六九等,一到夜裡,彩燈一直蔓延至遠處山坡腳下,整夜不熄。三年前,江上的燈船妓館發生了一起人命案子,一死一傷,死的是尋歡的客人,傷的是與他私奔的燈船女。”
鹿青音思忖:“單看此案並未有什麼稀罕,男子逃亡中不慎落江溺死,娼妓被妓館的人相救......那後來呢?”
唐璁年道:“這男子溺亡後並沒有浮在江面,而是沉入了水底......江水奔流入海,表面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湧動,當地衙門撈屍費了一番功夫,最後只撈出男子半個身子!”
鹿青音蹙眉:“那就說明他並非溺亡......唐大人可看了傷口?”
唐璁年道:“此事當時還未到我這裡,只說傷口像是被什麼東西撕拽形成。”
鹿青音:“當地衙門可審問了燈船女?”
唐璁年:“審了!說是......”他頓了頓:“嬰靈。”
江見時的手指微微動了動,輕輕點在椅子扶手上,潤白的指甲微微透著粉色。
鹿青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