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東周列國志》 > 第122章 先軫子玉斗法

第122章 先軫子玉斗法(第1/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到古巴比倫建國三國:從打猛虎,救皇后開始我登頂成龍後,女將軍跪求原諒命運冠位指定:冠位虛構史學家四合院:重生獲得超級金手指木葉:宇智波極端?獻上忠誠!朱雄英現代留學十年,迴歸大明庶子逆襲:蕭逸塵的權謀征途與愛大明:我朱雄英不當孝子賢孫手握百萬鐵騎,你說朕是反賊?紫鸞記古鐲通時空,假千金嬌養江陽王贏翻了開局救下劉邦,竟成為歷史權臣?什麼?我一個科研人員成皇子了?綜影:當缺德瘋批拿了反派劇本我在明日方舟當暗區聯絡人直男穿進ABO靠裝A升級美貌科舉風雲之張誠傳奇明末之我若為王在葉羅麗當美強慘的日子

公元前632年。

楚國令尹成得臣率領軍隊包圍了宋國。

齊、秦兩國兩不相照,各自派來使臣,來到楚軍大營找成得臣求情。門尹般、華秀老都回到晉軍大營彙報去了。

晉文公對他倆說:“我已經滅亡了曹、衛兩國,他們的土地與宋國相鄰的,我也不敢獨吞,分給你們吧。”就讓狐偃和門尹般去收取衛國的土地;讓胥臣和華秀老去收取曹國的土地。把兩國的守衛官員都驅逐了。

崔夭、公子縶正在成得臣軍營中替宋國求情,恰好那些被驅逐的守衛官員都來告狀,說:“宋大夫門尹般、華秀老依仗晉國的軍隊,將本國的田地,都割據去了!”

成得臣大怒,對齊、秦兩國使臣說:“宋國如此欺負曹、衛兩國,哪像個求和的?我不敢答應你們的求情了,請諒解。”

崔夭、公子縶只好回去了。

成得臣對眾將發誓說:“不光復曹、衛兩國,誓死不撤軍。”

楚將宛春獻計說:“我有一計可以不用武力,就能光復曹、衛兩國(而復曹、衛之封)。”

成得臣問:“你有什麼妙計?”

宛春說:“晉國驅逐衛侯、俘虜曹伯,都是為了解除宋國的軍事危危機。元帥您假若派一個使臣到晉國軍營,說好話講和,要求晉國把他們君主復位,歸還其土地(元帥誠遣一使至晉軍,好言和解,要晉復了曹、衛之君,還其田土),我們這裡就撤出包圍宋國的軍隊,大家罷戰休兵,豈不是更美?”

注:【誠:基本義是誠實、真實。引申為凡事物之真實。誠虛化為副詞,相當於正直、確實。作連詞,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果真、如果】

成得臣說:“如果晉國不同意這個意見怎麼辦(倘晉不見聽如何)?”

宛春說:“元帥先把解除包圍宋國的這個條件,明確地告知宋國民眾,暫時停止進攻他們。宋國民眾盼望解脫楚軍的危機,如同倒掛之人盼望解脫一樣(宋人思脫楚禍,如倒懸之望解),如果晉侯不同意,不止曹衛兩國怨恨晉國,宋國也會怨恨他。這樣,晉國就結下了三個國家的怨恨,我們的勝算就大多了啊(聚三怨以敵一晉,我之勝數多矣)。”

成得臣說:“誰敢擔任使者去晉軍大營呢?”

宛春說:“元帥如果委任我做使臣,在所不辭(若以見委,春不敢辭)!”

成得臣於是暫緩停止對宋國的進攻。任命宛春為使臣,乘單車直接來到晉軍大營,對晉文公說:“外臣成得臣,再拜君侯麾下,楚國對於曹、衛兩國,就像晉國對於宋國一樣。君主您如果能夠恢復曹、衛兩國的君主和土地,成得臣也願意解除對宋國的軍事包圍和打擊,彼此重歸於好,以避免生靈塗炭。”

話未說完,狐偃在旁邊咬牙切齒,怒目大罵:“子玉好沒道理,你放過了一個沒有滅亡的宋國,卻要我們恢復兩個已滅亡之國,你真是想得美(你釋了一個未亡之宋,卻要我這裡復兩個已亡之國,你直恁便宜)!”

先軫急的直踩狐偃的腳,對宛春說:“曹、衛罪不至滅亡,我家主公也想要恢復他們,暫且請您去後營歇息,容我君臣商議一下,然後再做回覆。”欒枝把他領到後營休息。

狐偃問先軫:“子載(先軫,字子載)真想要聽從宛春的建議嗎?”

先軫說:“宛春的建議,不能聽,還不能不聽(宛春之請,不可聽,不可不聽)。”

狐偃說:“為啥呀?”

先軫說:“宛春這次來,都是子玉的奸計。想要把恩德歸於自己,而把怨恨加在我們頭上。不聽,那麼就拋棄了三個國家,都會怨恨晉國;聽從吧,就恢復了三個國家,恩德又記在楚國頭上。為今之計,不如私自許諾曹、衛復國,以離間他們與楚國的關係,再拘留宛春以激起子玉

目錄
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萬人嫌他超兇的海賊:玄冥大將,蕩平新世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