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董卓吐血(第2/2 頁)
攙扶董卓躺在榻上之後,吩咐下人好生照顧。
又對董卓輕聲說道:“我去東門迎華雄將軍。”
然後他就匆匆離去。
董卓張了幾下嘴,想說些什麼,卻沒有說出聲來。
李儒並不是在東門等候華雄率軍到來,而是告知他必須要去親迎華雄將軍。
李儒還叮囑守門將領,如果不是自己親自陪著華雄將軍率軍前來,絕對不能開啟城門,不得放入任何一人。
李儒為何如此?
因為李儒知道,如果呂布真有反心,目前能制衡呂布的,唯有華雄。
而董卓的兵馬,目前只也剩下華雄手上的五千人了。
他必須要在華雄入城之前,告知他這一切。
否則,華雄貿然入城,沒有防備之下,極有可能被呂布偷襲。
否則別說京城守上幾年,恐怕呂布隨時都有可能開城獻降。
如果是開城獻降還好辦。那時城中混亂,至少自己還有可能渾水摸魚,趁亂出逃。
可如果呂布想用董卓和自己的腦袋來獻降,那就麻煩了。
所以華雄入城之後,必須要考慮奪取呂布的兵權。
太師府中,董卓已經緩過來很多了。
他讓人去傳李儒,半個時辰後,回來稟報,軍師單人獨騎,說是親自去迎華將軍,已於一個時辰前,出東門而去。
董卓馬上想到,李儒逃了。
可他聽到李儒吩咐守門將領的話語後,他又馬上想到,既然如此吩咐,就絕不可能是逃亡而去。
那他為什麼要去親迎華雄呢?
董卓又拿起護民軍的來信,仔細看了起來。
等他看到“妄圖遷都”四字之時,心頭突然一凜。
董卓出身於隴西臨洮,與西羌交錯。族中本是地方豪強,家底殷實。故而從小便養成了放縱任性、粗野兇狠的性格。
所以,他行事,從來是不管不顧的。
不過,這不等於他笨。
如果他真的笨的話,他也不會打得西羌首領畏服他的兇狠,又敬服他的“豪爽”,百般迎合於他。
他更不可能一入漢軍,便被調入京都羽林軍中任羽林郎。
之後再是一路升遷,至奉何進之命前來京都之前,已被先帝劉宏拜為前將軍,配合左將軍皇甫嵩,共同剿滅羌胡之亂。
可見,董卓不僅不笨,而且還聰明過人。
所以他看到“妄圖遷都”四字,馬上就聯想到當初李儒獻策之時,只有呂布、李傕、郭汜、華雄幾人在場。
他對李傕、郭汜、華雄極為了解,所以想遷都長安一事,他們兩人不可能透出口風。
能透出的,就只剩下呂布了。
但呂布從未出過京城,護民軍又是怎麼知道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呂布暗中使人告知了護民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