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第2/2 頁)
指揮棒和手掌同時下壓,然後抬起。
陸清風跟上了他的節奏,帶動身後的幾人,悠揚婉轉的小提琴聲響起。
緊隨其後,小軍鼓帶有穿透力的聲音加入其中,以此為分水嶺,跟各聲部的樂器有序響起。
前奏古典巴洛克風格的旋律為整首曲子定下了基調。
唯美,復古,大調性中帶著一種浪漫的回憶過往的民族情懷。
往復三次,在最後逐漸走低的變奏中。
合唱團的女聲部響起。
“紅樓飛雪,一時英傑。”
“先哲曾書寫,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絃樂襯托著渾厚的女聲,在五四體育場迴盪。
以陸清風的的小提琴聲為主體,音樂旋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和歌詞結合,在此刻將他們帶入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北大這座百年學府,從建立開始就和國家民族的命運息息相關。
從沒有一座學校能和一個民族如此緊密相連。
北大紅樓,革命薪火在這裡點燃,紅色序章在這裡書寫。
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錢玄同、劉半農、魯迅……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曾在北大紅樓教學和工作。
他們倡導新文化,新思想,推動了華夏現代化程序。
愛國,進步,民主,科學。
第一段的歌詞,沒有一個字是多餘的。
“憶昔長別,陽關千疊。”
“狂歌曾競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約。”
第二段的男聲部中,女聲部進行合音。
“我們來自江南塞北,情繫著城鎮鄉野。”
“我們走向海角天涯,指點著三山五嶽。”
……
《燕園情》是首好歌麼?
客觀看待,這首歌從傳唱度,旋律的記憶點上來說,肯定是比不上《如願》《萬疆》這些帶有流行性元素的歌曲。
在外人聽來,歌詞也沒有太多打動人心的地方。
但作為一首為北大量身定製的歌曲,《燕園情》就不僅僅是優秀了。
它的每一句歌詞都沒有提到北大,但句句唱的都是北大。
站在北大學子的角度,聽這首歌是極有感觸的,
這本就不是一首以商業性為目的的歌曲,而是針對特定的人群。
和先輩一樣,讀書報國的崇高核心。
在這座以五四命名的體育場上唱響。
“我們今天東風桃李,用青春完成作業。”
“我們明天巨木成林,讓中華震驚世界。”
“燕園情,千千結,問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
甭管未來如何,至少這一刻,這些新生們心底是驕傲。
為北大學生這個身份。
主席臺上,夏教授在身邊兩個人的攙扶下站了起來。
輕輕的哼唱著。
在陸清風作詞作曲的時候,他是第一個看到這些歌詞的人,
在場所有人中,或許這位老人才是感觸最深的那一位。
因為,這首歌就是在他的故事中誕生的啊!
周圍人見他都站起來了,也沒辦法繼續坐下去,一個個隨著他站起來身。
“燕園情,千千結,問少年心事。”
“眼底未名水。”
“胸中黃河月。”
“胸中黃河月。”
最後的男女合唱中,將這句旋律推向了氣勢磅礴的頂峰。
旋律和歌聲一起落下,戛然而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