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2/4 頁)
大不容易,看天下,最親莫過天下父母親,最美莫過天下父母心。一個有良知,有道德,說嚴重點!有人性的話,尊敬父母,孝敬父母,贍養老人,養老送終是我們的一種本份,一種孝心,一種義務,一份責任,是義不容辭,合情合理的。
近來感觸良多,一個父親不遠千里來到兒子家,不是享清福,而是給兒子帶孩子。可卻因無謂矛盾被身為公務員的兒子狠打,撕破衣服及咬傷,看著那老父在鏡頭前傷感落淚,我的心很痛也很氣。所謂虎毒不食子,奈何朗朗乾坤下卻生了只披著人皮的狼,人面獸心的畜生。退一萬步,即使老人家生活中有什麼過失,試問誰沒有過錯?更何況生恩養恩重於泰山,沒父母哪有你的今天?請問這位公務員,你就不怕遭天譴嗎?你就不怕你將來的兒子長大也會這樣對你嗎?所以,註定你的行為是要遭到萬人譴責與唾罵的,是不值得原諒的。在公,你損壞了公務員形象,在私,你身為人子,未盡孝道居然打起老父,你確實豬狗不如!
人之初,性本善。在當前這個人文進步,經濟騰飛的社會里,老難養,老不養,道德的缺失與良知的泯滅,確實讓人可恨可嘆可氣。身處這個充滿競爭的年代,物質的富有往往成為衡量一個人財富的標誌性指標,但物質的富有也未必能讓你享用一生,而真正能夠受用終生的,是父母給予的、一生都享用不盡的財富。人品,人德,人心,人性的修養與品性尤為重要。父母付出了畢生的精力和心血,最大的慶幸與幸福就是還有父母可孝順,跟兩個老人坐下聊聊天,問個安,吃頓飯,洗個腳,其實,父母要求的並不多,只要兒女們身體健康,事業有成,家庭美滿,有空多陪陪他(她)聚聚就滿足了。
第七十五字我的幸福寶典之孝當先l四】
記得幾個月前夏天,開車街道上,見一老婦人撐傘癱坐路旁討錢,觀顏察色以及見她身上衣衫整潔,感覺不是一個乞丐,為何淪落到街頭要錢,好奇心與同情心驅使我停車詢
 ;。。。 ; ;
第七十九章我的幸福寶典之孝當先【三】
第七十五字我的幸福寶典之孝當先l四】
記得幾個月前夏天,開車街道上,見一老婦人撐傘癱坐路旁討錢,觀顏察色以及見她身上衣衫整潔,感覺不是一個乞丐,為何淪落到街頭要錢,好奇心與同情心驅使我停車詢問,等我拿了點錢給她後,我問為何天這麼熱要在路上討錢,一聽我真的氣炸。老人家說她今年七十八歲,因兒子和媳婦經濟條件有限,把她趕到老房子一個人住,生活起居飲食全無人照料,跟兒子要錢生活治病,總推託經濟拮据有孩子要養,沒錢給老人生活,無奈之下她只能頂著烈日,拖著駝了背的病體出來乞討。說完老人淚從悲來,說了句:含辛茹苦把兒養大,成家立業,以為養兒防老,能養老送終,到頭來我還不如養條狗。聽此言,見此狀,我買了些吃的東西交給老人,也再掏了些錢,勸她離去。望著她步履蹣跚艱難的背影,此景確實令人心酸感嘆!憶古時,有二十四孝第十三章漢朝郭臣為母埋兒的故事,嘆今朝,禽獸兒逼母路邊乞討枉為人子。可唾,可恨,可氣之極。
如今,為人父方知父母難,為人父母是甜蜜的,為人父母也是艱辛的,這個滋味只有過來人才知道。其實,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上有雙親可孝敬,間有愛人情相悅,下有兒女繞膝行。簡簡單單一個團聚,一份親情,一份和睦,一份融洽,是顯得那麼的珍貴。有句話說得好:老人如小孩。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不知道父母在愛我們,而且也不知道如何去愛父母。當人生如水一樣衝涮了高原與平原,由小溪匯入江河、衝進大海的時候,我們知道了什麼是胸懷,什麼叫包容,什麼是接納,什麼是保護,什麼是照顧,什麼是孝心。
如果你還是啃老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