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第1/2 頁)
教坊使元長河看罷書信,不由感慨:&ldo;許知州還真是客氣,不過是兩捲曲譜而已,何勞他親自修書啊?&rdo;他看向站在一邊的宋引章,知道她不會光為此事而來,便問:&ldo;早就聽錢王府舊人說過宋娘子運弦出神入化,號稱江南琵琶第一,今日親耳得聞,果真名不虛傳。有勞你奔波送信了,不知宋娘子此番進京,還有什麼打算啊?&rdo;
宋引章深吸了一口氣,她的手心在緊張之下已經布滿了汗絲:&ldo;使尊既然垂問,妾身就鬥膽直言了,妾身原屬錢塘樂營,但因琵琶一道上並無對手,因此樂技數年來未有寸進,聽聞東京高手如林,不知可有機緣改隸教坊?&rdo;
元長河聞言大喜過望:&ldo;再好不過!教坊十三色中,琵琶一色已經荒廢多年,老夫剛才還在想如何開口讓你留下來呢!&rdo;說著,他轉頭對小廝道:&ldo;快去拿轉籍文書過來!&rdo;
聽到此,宋引章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連忙拜倒:&ldo;多謝使尊!&rdo;
元長河將宋引章扶了起來:&ldo;不必多禮,許知州也在信中再三讓老夫對你照拂一二呢!宋娘子雖然技藝出眾,但畢竟初入東京,不如暫居琵琶色教頭一職如何?等過上幾個月,熟了儀制規矩,再入宮獻藝,以宋娘子的技藝,必定再有封賞!&rdo;
宋引章喜上眉梢:&ldo;真的嗎?我來教坊,就是為了拜見官家……&rdo;她突然意識到自己的失言,忙打住話頭,從袖中摸出一隻小盒恭敬獻上:&ldo;此次進京途中,妾身無意得了一盒龍涎香,不知使尊可否代為品鑑一二?&rdo;
元長河大喜,看來這宋娘子也是個懂規矩的,趕忙接了過來,嘴上卻客套地說著:&ldo;宋娘子何必客氣?&rdo;
元長河本要帶著宋引章四處參觀,卻突然被一名小廝叫走。宋引章走到角落,長出了一口氣,她沒想到此行竟然這麼順利,若日後她能得到官家的誇獎賞賜,就再也不用怕高家和歐陽旭那些人了,若是遇到危險,她也可以站出來保護盼兒姐和三娘姐,而不是一直拖累別人。
這時,突然有一男聲響起:&ldo;不知沈某可否有幸,為宋娘子繼續作個嚮導?&rdo;
宋引章一驚,回首卻見剛才率先鼓掌的青年官員正站在她身後。那男子生得唇紅齒白,算得上是形貌昳麗,一雙深邃有神的眼睛足以令人過目不忘。他被宋引章膽小瑟縮的樣子逗得微微一笑:&ldo;在下著作郎沈如琢,今日來教坊司公幹,不意得聞仙樂,可謂三生有幸。&rdo;
宋引章看著沈如琢不掩讚嘆的眼神,眼前卻浮現起了從前周舍看自己的眼神。她忍不住打一個寒戰:&ldo;您、您過獎了。&rdo;說完就奪路而逃。
沈如琢未曾想到宋引章竟是這是這樣的反應,不禁也有些愕然,他嘴角微勾頗感興趣地跟了上去。只見窗內,宋引章在一侍女的帶領下繼續參觀著教坊,但仍然有幾分羞澀惶恐。幾名琵琶樂工向宋引章行禮,宋引章示意她們起身,自信地說道:&ldo;樂之道,在於技,而不在於年資,如今我雖是初來乍到,但既然做了你們的教頭,就要克盡職守。&rdo;
沈如琢饒有興致地看著這一幕,他發現這個宋娘子雖然膽小得很,可一拿起琵琶就像換了一個人,不禁對她又生出了幾分好奇。
晚些時分,宋引章抱著琵琶出了教坊,正想招呼路邊的轎夫,沈如琢突然又插撐傘出現:&ldo;宋娘子可是要回去?在下有馬車‐‐&rdo;
宋引章如驚弓之鳥般退了一步:&ldo;不、不用了!&rdo;隨後,她不顧雨滴,逃也似地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