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第1/2 頁)
常舉行決策性的會議,並由廣東區委會將這個會議決定的事項,報告中共中央。我認為這樣
做可以使廣東區委會獲得全盤領導的經驗,在複雜的廣東局勢中,形成一個領導中心,而且
可以免除中共中央和鮑羅庭以及廣東區委會之間的隔閡。
中共廣東區委會陳延年等是贊成我的主張的。陳延年曾向我表示以前老是要跑鮑公館,
才能獲得一鱗半爪的政治訊息,又不好不尊重鮑顧問的指示,這使工作上增加了不少困難。
中共中央方面常覺得他們未將廣東情況及時報告上去;其實,有些事連他們自己也是不知道
的。如果有一個確定的政治會議,就不會再有這些流弊了。
但鮑羅庭是注重個人手腕的策略家,雖口頭應允照我所提的辦法去做,但後來並未兌現;
一切還是由他獨斷獨行。他的這種作風大概與他的特殊地位有因果關係。他有點像個&ldo;四不
像&rdo;;他雖不是蘇俄駐廣州的大使或專使,但卻是蘇俄政府非正式的代表,而且真能代表政府
發言;他在國民黨中,既非黨員,又是外國人,職位也不過是政府顧問,但其發言卻具有決
定性的力量;他是一個重要的共產黨員,但又不受共產國際在中國的代表的指揮。他利用他
的地位,左右逢源,發揮他的個人手腕。他對中共廣東區委會的關係仍是老樣子,不僅遇事
不與他們事先商量,事後甚至也不完全告訴他們。即使有時他與陳延年等舉行會議,也不過
是對於他的見解作必要的解釋而已。
這時‐列寧逝世已一年有半,在俄共內部,史達林與托洛斯基之間的爭論日益尖銳,鮑
羅庭往往直接受到史達林的指導,這點對於中國革命的發展,是有著重要關係的。他能通天,
加拉罕管他不了,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也不在他的眼裡,因而廣東的一切政務,鮑羅庭都是
幹了再說。中共中央及其屬下的組織,在政治上不過是隨著他所造成的既成事實,事後應付
而已。
22/185
----------------------- pa 174-----------------------
《我的回憶》第二冊
鮑羅庭對國民政府的建立問題避免談論。他曾向我指出,國民政府建立問題現在不能討
論,因為解決楊劉,國民黨各方意見大體可以一致;如果在解決楊劉以前,就和他們談到建
立國民政府問題,可能引起內部的分化。再則他也不贊成中共中央就這問題預先有所擬議,
因為這是要根據解決楊劉後的實況來決定的。
雖然如此,鮑羅庭也曾向我吐露出一些關於國民政府建立的意向。我們談到胡漢民的時
候,他曾聳聳肩向我笑著說:&ldo;胡漢民嗎?他有一點毛病,如果什麼事情讓他知道了,他的親
信也便知道了;隨著英國人也便知道了。這樣,一切事情都弄糟了。&rdo;他這幾句評語,表示他
對胡並不信任,遇有機會,顯然他是要貶抑胡的。
我們談到汪精衛的時候,他表示遇事倒也可和汪商談。他說汪還是和在北京時一樣的謙
遜,不會挺身出來硬幹,如果抬他出來負責,似卻不會退縮。我們談到廖仲愷,他嘆息著說:
&ldo;這樣得力而實幹的人,可惜太少了。&rdo;他還指出廖願多做些實際工作,卻不願居領導地位。
鮑羅庭這些有關人事的話,暗示出他心目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