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出陣紀伊(第2/2 頁)
而南下,到達紀之川。
聽著久秀與名茶器平蜘蛛茶釜一起自爆的訊息,信介一路西進。
出發十幾天之後,信介順利得抵達一樂寺。
一路之上邊走邊停,接收著國人,豪族獻上的誓書。併為這些恭順之人頒發安堵,雖然信介其實並未得到信長的授權。
一樂寺建在平原之上,面積並不大。
只帶五百人進入紀伊的信介,勉強的住下。
山門前面立著一塊石碑,上書“西山淨土宗,受光山,一樂寺”。
所謂淨土宗,就是以唸誦“南無阿彌陀佛”為修行,以期前往極樂淨土的佛門教派。明,日皆有。
本願寺的淨土真宗的“一向唸佛、歸命阿彌陀佛”雖然脫胎於淨土宗,但是宣揚的是純他力論,否定自我修行。
只要信了本願法門,佛自然幫我解脫,不用自己著力,不用佈施持戒乃至孝養父母。
宣揚“他作我受”,往生之事佛已代我成就,我只需信仰即可。
反對因果報應,一切所作之惡,皆由佛代我承擔。
反對“自作自受”,任作何惡,只要信彌陀本願,佛定為我承受,毫不影響往生。
如此種種,本願法門就成了世間最方便、最容易的解脫法門。
且不需要如淨土宗一樣時常唸誦出口,心念亦可。
簡單易懂,看起來又能為各種惡行提供藉口的教義,本願寺得到了快速發展。
不光成為了各地領主煩惱之一,也與淨土宗對立起來。現在更可算是實力強勁的戰國大名。
“河內守大人。”
似乎是看到信介一直站在山門,一名和尚走了出來。
“法師,叨擾貴寺了。”
“無妨,天已晚,小心著涼。”
說著轉身走進寺內。信介則連忙跟上。
“不知法師如何稱呼。”
“貧僧法號弘傳。”
“關於雜賀眾,弘傳法師如何視之,淨土真宗的迦藍護法?”
眼前的和尚突然停下了腳步,拉開一道紙門走了進去。
這是一間茶室,有一位小沙彌正在咕咚咕咚的燒著熱水。在弘傳進來後,施禮走了出去。
“只是篤信我佛,卻走錯道路的可憐之人罷了。”
“那麼弘傳大師何不接引他們走向正途。”
“河內守大人有託,貧僧自當效勞。”
信介從懷中掏出早已寫好的幾張安堵狀。
“麻煩弘傳法師去見鈴木家和土橋家的家督,向這兩家要求誓書。
交出之人,給他這份安堵。”
“不交之人,給他這份。”
信介把兩種安堵狀一一展開放到弘傳面前。
“貧僧領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