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第1/2 頁)
能從外宗到長垣,對一個普通的外宗弟子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好訊息。但這絕對不是李懷瑾想要的。
——原本他在外宗已經夠受約束的了,若是一旦困在了長垣,怕再沒有機會離開。
這時候就怕態度含糊,李懷瑾立刻道:「弟子謝過宗主和真人美意。只是在秘境試煉的時候,因為心生膽怯,白白浪費大好機緣,弟子深覺自己見識淺薄,也愈發想見見外面的廣闊天地。所以,弟子已決定效仿先賢,到四處遊歷一番,等稟明宗主,再到外宗辭行。」
據傳,商虛仙尊在入御靈宗之前,乃是一名散修,為遇妖獸遍訪名山大川,結嬰之後才到的始豐山。
李元蘊聞言,眉頭微皺:「你要離開宗門?為何突然有這等想法。」
李懷瑾拱手答道:「弟子原本不過是始豐山下的牧童,得長輩照拂才回到宗門,雖有幸築基,但自知心不在此,所以常常有迷茫之感……或許在外遊歷一番,能找到弟子心中的道,否則勉強修煉,也看不到出路。」
這一次長垣的弟子棄他在先,如果他在,不至於讓他們連錦冠短翼鳥和石巖戴勝都分不清,當然也就不會落得這般慘重結局。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史新禮、殷奚之流,為一己之私害了眾人。
但是他沒有證據,無法當眾揭露對方,再加上史新禮重傷不醒,李懷瑾此刻說什麼,不僅不會叫人相信,還會有落井下石之嫌。
他雖救了兩個長垣峰弟子,算是與他們有恩,但若真去了那裡,只會不斷激得對方想起當初發生的事情。
如果只是彼此感覺到不自在,那還是小事……可若是對方因此生了怨,那才真是人在屋中坐、禍從天上落。
李懷瑾估計,林安戈跟師兄開這口,未必是真心的,只是礙於他救了長垣的弟子,覺得不給回報說不過去,才勉強提起。
現在自己提出要出去歷練,對方恐怕還巴不得他早些離開。
而且李懷瑾心裡明白,無論林安戈和李元蘊是不是想至他於死地的人,都會同意他離開宗門。
畢竟,要在內宗下手殺死一個弟子,太過引人注目,也比較難以自圓其說,還不如把人給放出去,再隨便製造一點意外,就可以達到害人的目的。
李懷瑾未入內宗,也還未修成金丹,無法像其他內宗金丹一樣用一縷魂識修成同命燈,好叫宗門知道本門的金丹修士是否遭遇了危險。
這就意味著,築基小修李懷瑾一旦離開始豐山,就算出點什麼意外,過個幾十年、一百年,只要沒人問,都不會有人知道他到底如何了。
這樣的好機會,是李懷瑾自己送到幕後之人手上的,對方願不願意接,可想而知。
林安戈聞言,一直微微皺起的眉頭瞬間舒展開來:「懷瑾有這等心境志向,已足以說明他天資聰慧了。外出遊歷並無壞處,長長見識也好,反正長垣會給他留一席之地,倒不限這幾年……宗主,您看如何呢?」
果然,叫李懷瑾入長垣,雙方都是不情願的,林安戈順水推舟,現在就看李元蘊的態度了。
李元蘊豈會這麼容易接過他推來的話:「真人所言,不無道理,只是老祖閉關之前,讓本座將懷瑾帶回宗門,若是等老祖出關,沒見著這孩子,吾等該如何解釋?」
李懷瑾見林安戈不說話了,就知道一提師叔,他也不敢妄言,於是主動開口道:「弟子聽聞老祖每次閉關,不到四、五十年不會出關,那時候弟子怕是早已歸返……更何況老祖對弟子之恩,難以為報,所以不管弟子身在何處,老祖若出關,弟子必定立刻歸返。」
御靈宗的朔宗老祖的訊息,天下道門何人不關注,他若出關,只要李懷瑾還活著,總能得到訊息的,這話倒是不假。
李元蘊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