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孝陵(下)(第2/3 頁)
些複雜。
朱元璋的出發點是很好的,依託於法律行事,百姓們就能少受一點苦。
但是這天下之事,圖之固貴於有其法,而尤在於得人,得其人難而非得其法難啊!!
誰能想到,不,應該是朱元璋怎麼能想到自己的王朝居然會衰敗到如此地步,衰敗得會是如此之快。
直至今日,這兩京一十三省的時局已然崩壞到了一定程度啊。
這要是被朱元璋看到,還不得要從墓裡爬出來??
朱載壡想到這,神情莫名地搖了搖頭,而後將這目光定格在了那碑額的洞孔當中。
這洞可是大有用途啊。
這古代作碑有三種用途,其中這陵墓當中的碑,往往是用來下棺也。
而宮中之碑或是柱子則是用來辨識日景的。
廟中的碑,則是用來麗牲也。
等到朱載壡從那神功聖德碑亭出來之後,辨識一條在陽光底下散著光輝的河流,所謂曲水流波正是貼切地形容啊。
這便是孝陵當中的御河,當然了也被叫做那霹靂溝。
河上照例有著一座御河橋。
朱載壡等人從哪橋上過去之後,便正式來到了神道之上。
那神道兩側擺滿了石刻。
不過,朱載壡觸目所及之處,可以很明顯的發現這石刻有著兩種不同的形態。
最先的是石獸,一共六種,每種各一對,可能是雄雌各一對吧。
朱載壡漫步在這神道之上,將目光來回掃視著兩側的石刻。
這些個石獸渾然一體,都是由一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的,那氣勢宏然,彰顯著初明時期那鼎盛國力。
隨著神道繼續向北延伸,出現了第二種石刻。
那是武將文臣以及望柱,也是繼承於前朝的體制,正所謂列以石人石獸,以備山陵之制。
等到這出了神道石刻之後,便是那欞星門。
黃綠琉璃覆蓋其中,整體的樣式很像是之前外郭城的大金門。
但是朱載壡沒有將目光放在這門長得怎麼樣上。
而是低著頭看向了幾十個身著青衣,腰掛烏木牌的....內宦。
朱載壡一看到這些人,心中便已經知曉了這些人的身份了。
這些人必然就是神宮監了。
這孝陵建立起來之後,主要有兩個衙門負責管理完善這個孝陵。
其中一個是之前的孝陵衛,而剩下一個就是那神宮監。
所謂神宮二字,乃是神靈妥安之所,故取名為神宮。
這看護孝陵可謂是極為神聖的事情,正所謂工作之要,孰有重於此。
但是其實吧,這神宮監反而是地位最為低下的一個內府衙門了。
自從洪武年間開始,那掌印太監就是由那文書房無力者升之,無力者三字已經包含了太多的資訊量了。
而發展到現在,這神宮監已經如同那南京錦衣衛一般了,都是安置政治失意之輩之所了。
不過呢,能到這神宮監裡的,大都是能夠安享晚年的內宦大佬了,這些人可以被稱得上一聲太監了!!
就像眼前跪著的那位一樣。
朱載壡想到這,視線下移,看向了跪在最前面的一名老者。
“老奴——”
一道宛如公鴨子被扼住脖子的聲音響起,讓朱載壡的眉頭猛然一皺,果然,作為男人還是天生會有所厭惡這種聲音啊。
“張安恭迎殿下!!!”
那聲音還在響起,從一個面白無鬚的老者口中說出。
“嗯——”
朱載壡點了點頭,看來這張安應該就是這神宮監的掌印太監了。
這幾個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