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孩子的樂趣(四)(第1/3 頁)
(四)、秋去冬來,地裡的莊稼都收到家中,眼看上凍了,地裡的白菜還沒收完,富城和劉順一車車的往家拉著白菜,信兒和劉媽把白菜幫扒掉,把白菜根兒砍掉,洗了醃酸菜,家裡人多,兩人忙了兩天,把三大缸都裝滿了白菜,酸菜醃完了,剩下的白菜放在院子裡晾曬,曬得差不多了,要放到菜窖裡慢慢吃一冬天。東北的冬天漫長,除了白菜、土豆、就是蘿蔔,沒有新鮮菜可以吃。
收回來的大蔥曬了一房頂,蔥皮已經變幹,珍兒對大雙和小雙道:“大雙小雙,你倆上房把蔥都拿下來,一捆一捆的用蔥葉綁好,送到菜窖裡去。再把白菜放到菜窖裡把菜根朝下戳在菜窖裡。”
大雙和小雙聽了他媽的話,倆人迅速的抱著大蔥從梯子上往下走,甜甜、相舉和來喜也來幫忙了,幾個人抱的抱,搬的搬,很快把該下窖的菜都下到菜窖裡了。
菜窖很大,地下挖的有幾十平米寬,上面棚的木頭,蓋的草袋子幾層,又用麥草泥把上面抹嚴,裡面冬天不凍,白菜、土豆、蘿蔔埋在土裡都是新鮮的。幾大缸酸菜也在菜窖裡放著,因害怕冬天酸菜缸被凍裂,怕凍的東西都放進了菜窖。家裡的豬、雞養得多,扒下的白菜幫子煮豬食,餵雞。
年關將至,孩子們開始放假,農民們都開始貓冬了,劉順依然每天早早起來,揹著糞筐出去拾糞,這些年劉順的身體不如從前,從面上看也老了許多,背比以前更坨了。
富城早晨起來去伺弄那些豬,給豬煮食,富城媽做早飯餵雞,信兒快要生了,看著信兒的肚子,珍兒想起了自己丟的那個孩子,便說:“富城上邊有個大哥,在兩三歲的時候丟了,一直沒找回來,現在可能也已經是幾個孩子的爹了吧。”信兒說:“大哥是咋丟的?”珍兒說:“我和你爹到地裡去幹點活,回來就沒見人,也不知道家裡的人都幹啥呢,孩子不見了沒人問,也沒人找。
等我們回來見孩子不在,到處找的時候,已經找不著了,那些年我都不知道是咋活過來的,有了富城以後我才回過神來。”看著婆婆傷心的表情,信兒說:“媽,別難過了,你現在不也是兒女雙全啦,大哥興許還能找回來。”
信兒的預產期就在這幾天,她和婆婆都忙著給幾個孩子趕製新衣,快過年了每人都做一套新衣服,孩子們都眼巴巴的盼望著過年,可以穿新衣服,吃好的,再窮的人家也要給孩子做一身新衣服穿。劉家的日子在整個屯子雖不算第一,也是數得著的,算是可以的,莊稼人都勤快,雖然是貓冬了,也不閒著,劉順自己製作冰棒到外面賣,農村的孩子沒啥吃的,冰棒成了他們的最愛,三個銅板兒一個冰棒,依靠自然的條件,冬天凍冰棒。
賣完回來再做,賣不完回來放在院子裡第二天接著賣,劉順的冰棒做的又甜又好吃,吃了劉順做的冰棒,孩子們都愛買。也有人學著劉順做冰棒賣,可是過了一陣子可能是做的口味不如劉順的好,買的人不多,慢慢的也沒人和劉順爭了。
劉順的冰棒做出了名氣,有的人家還從老遠的地方到劉順家來定冰棒,冰棒的生意越做越大,十里八鄉的人都來劉家買冰棒,劉順一個人忙不過來了,富城就幫著他爹一起製作,冰棒的生意也越做越火,直到開春,天氣轉暖冰棒做不成了為止。
富城看冰棒只能冬天做,天氣轉暖就做不成了,家裡的收入不穩定便和家人商量道:“爹,媽我看做冰棒不是長久之計,不如做個長遠的營生,冬天、夏天都不受影響。”劉順道:“做啥呢?”富城說:“不如做粉條吧,我去省城看看有制粉條機器沒有,去買一臺回來。”
劉順說:“粉條機不用買,一口大鍋,再做個木頭箱子,像擦土豆絲的擦子一樣漏下去就行了,別說沒有賣的,就是有賣的,那個機器得多貴?哪有那麼多錢。”
富城說:“我明天去鐵匠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