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六章 秋遊(四)龜溪老街之夜(第3/3 頁)
是那一顰一笑的清純印象,讓觀眾如痴如醉如夢如幻。
小百花就是瑞鳳瞿溪一帶家鄉人對陶美珠的愛稱。
蘇一銘前世對演員關注不多,但對家鄉的陶美珠,卻記憶深刻,50多歲了,仍眉目如畫,膚如凝脂,溫婉清純,丰采不減當年。
直到重生前,他的手機中仍儲存了很多張她的照片。
小孩子們趕熱鬧,與韓老師的表侄女一樣,純粹是為了龜聖殿門口在做的好看又好吃的糖人兒。
買了二串糖人兒,同學們沿著龜聖殿右邊往上走,走了200多米,龜溪河三溪匯流處,有一大石巖,岩石頂端呈長方,上面有一隻高大的石龜,此時在夕陽的餘輝映照下,煜煜生輝。岩石前方呈斜坡到潭,四周圍著鐵欄杆。
王益舜指著那塊大岩石說:“這就是神龜巖,傳說每逢大雨後的晴天,神龜都會爬上岩石,躺在上面曬太陽,久而久之,上面就留下了龜印,我去過很多次,龜印確實很自然,沒有後天石匠鑿過的痕跡。現在我們看到的那隻石龜是後人仿照那神龜跡印雕鑿的。你們可以從左邊堤壩上去,參加一下,但一次最多隻能上去八人。”
於是一班同學分為八組,每組也是八人,都安排一個男生負責。
輪到最後蘇一銘那組時已是落日黃昏,離大岩石10米處的二根粗大的電燈杆上已華燈初上。
在大岩石的正中處,同學們可以淸晰地看見一個特大的龜印,長達50厘米,寬35厘米,岩石上還留下一個完整的神龜腳印痕跡,前腳五爪,後腳四趾。
此時涼風習習,三溪匯流處嘩嘩作響,拍打在岩石上不時濺起一束束水花,不遠處龜溪老街燈光搖曳,龜聖殿門口大紅燈籠下人流影影綽綽,兩邊屋簷上嵌著流光溢彩的琉璃,甚是璀璨。
“走了,大家都下去了。”
周曉潔的一聲呼叫驚醒了沉醉美景中的蘇一銘。
“喲,鄭銀紅,有個小女子終於開腔了,你知不知道,從古道石屋下來後,那個小女子一直噘著嘴,好象大家欠著她什麼似的。”正走下階梯的張小龍轉過頭對後邊的鄭銀紅說。
“黑熊貓,管著你的嘴,你是不是想討打?”周曉潔從上面追下來。
蘇一銘正準備步下大岩石,忽聽對岸堤壩有女子呼喊“痛”的聲音,他轉身跑向大岩石那邊,只見下面堤壩上有五個女子,其中有一個妙齡女子,她的左腳深陷進一個石坑縫中拔不出來,此刻正蹲著身子用手捧住在腳腿。
雖然低著頭看不清她的臉,但根據那有點帶哭腔的聲音,一定很痛很惶恐。
旁邊四個容顏嬌媚的年青少女也都蹲下身子在幫忙,卻不知怎麼才能搬開嵌在一起非常堅實的散石塊,越想撬開越捆住腳,妙齡女子痛得眼淚都流下來,只叫:“啊喲,痛啊,阿芳,你們四個到底會不會搬開石頭啊,痛死了,腳要殘了!”
蘇一銘趕緊跳下石階跑到她們面前,對著那四個束手無策的女子說:“你們可否先起來,讓我看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