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3 頁)
可是再能討巧之人,多次竭力討巧都得不到回應後,也會心生疲憊,更何況田榕還只是個孩子。
若不是看著小時候古驁和自己的情分,按照田榕這樣喜歡攀附強者的性子,他如今哪裡還會和古驁為伍?
但田榕覺得,自己終究還是放不下古驁。
畢竟從小是一起長大的。
就像田榕雖然叫自己的生母作&ldo;阿姨&rdo;,她無法帶來被田榕稱作&ldo;母親&rdo;的田夫人給予田榕地位和實惠,但是田榕對自己生母,卻是有感情的。
如今對於古驁,也是一樣。
田榕從小便是個隨感覺行為的孩子,他的一些小聰小慧,都是深藏在骨子裡的激靈。所以有些事情他思緒上雖然理不清楚,但是他的觸覺卻是敏銳的。
如今田榕以感覺為斷,察現了古驁的失勢;也因為心冷古驁待自己不好,有了些隔閡,可田榕內心,卻還是放不下古驁。
最明顯的便是當前之事。
‐‐他覺得古驁如今竟然不與元蒙院的學子相交,簡直是荒唐,一定是沒有出路的;於是當&ldo;出路&rdo;展現在面前的時候,田榕便毫不猶豫地替古驁踏了進去。
還想:這又有什麼不對?
他並不知道那雲公子是山雲子的幼子;
他只知道:&l;那天元蒙院裡,卻是沒見到這位雲公子的,看來也不是個合群的。&r;
事已至此……若真要追根溯源,為何他和古驁產生了如此大的分歧……
其實是因為,他和古驁本就不是一類人。
遇強,田榕走的是依附的路子;而古驁走的,是分庭抗禮的路子。
遇弱,田榕會竭力地想要避開;古驁卻樂於展開羽翼以庇護。
若單論他們倆個個性,古驁勢強,兩人則合;古驁勢弱,兩人則分。
不過實際卻又不盡如此……
因為牽著他們兩人的,還有一根線,叫做幼年情分。
作者有話要說:
古驁作為古代罕見的獨生子,在文中,我是把田榕算作他弟弟的。古驁也是把田榕看做類似弟弟的親近的人,後面還有大反轉。
第24章
話說古驁回了舍,那邊雲卬看著古驁走了,對著空處站了半晌,覺得自己簡直可笑,難道古驁還會再回來找自己不成?……便轉身氣鼓鼓地走回了原地。
懷歆還坐在那方大石上,他目睹了今天一系列變故,在心中老氣橫秋地喟然道:&ldo;少年人畢竟是少年人,真是血氣方剛啊!&rdo;
這時候見雲卬失魂落魄地回了,懷歆不動聲色地將雲卬打量了一番,見他似乎已經失了剛才對古驁發怒的鬥氣,便好言相勸道:&ldo;……若古兄真為了討好他人出賣雲公子你,那他當初便不會在元蒙院與他們起爭執,將他們都得罪了。&rdo;
雲卬聽了半晌都沒說話,只是看著地面,懷歆還以為他聽進去了。沒想到過了一會兒,雲卬卻嘶啞著聲音說:&ldo;那是古驁在向他們示威呢……就是在說他們都沒有得逞的,他卻得逞了……&rdo;
&ldo;……唉……&rdo;懷歆見雲卬越說越不像話,便嘆了口氣。
他本來瞧著雲卬一言不發地回來,還以為雲卬終於能平心靜氣了,可原來這怨意竟一點也沒減,懷歆便索性說:&l